株洲云龙示范区:“三个探索”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益
一是探索新型预算控制方式。近年来,该区统筹调剂、协调联动,清理消化已有存量,结转规模逐年压减10%,目前结转资金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9%以下。今后,将逐步发挥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作用,适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主要先试点推进交通、水利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领域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再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
二是探索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协调促进各口各部门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提高资金安排的规范性、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加快出台“1+N”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全面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继续压缩专项资金数量,严禁大专项下再套小专项,不得按部门内设机构切块安排资金;加快健全专项资金设立和退出机制,原则上专项资金设置年限不超过3年。
三是探索财政绩效评价机制。近期,省厅已出台市县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该区将顺应趋势、积极探索,借力第三方权威专家和中介机构,尽快建立符合云龙财政实情的绩效综合评价体系,从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执行监管、资金使用“问效、问责”等方向入手,突出公开预算细化度、收支执行到位率、存量资金规模、控制供养人员等方面的考量,促使“出纳型”财政向“绩效型”财政转变,实现示范区财政资源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管理绩效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