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改革,争创新,努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2008年,各级财政积极推进财政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财政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化。省本级将公用经费标准定额范围扩大到了省直二级预算单位,启动了项目库管理试点,建立了预算管理考评制度。14个市州本级和90个县市区也稳步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二是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拓展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省本级纳入改革的一、二、三级预算单位达到774家,纳入改革的资金扩展到了政府性基金和实行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资金,14个市州本级和116个县市区也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开展了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试点,着力推进公务消费“阳光工程”建设。三是政府采购改革向纵深迈进。政府采购监管职能进一步理顺,14个市州本级和108个县市区实现了管采分离。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拓展到了中小学免费教科书、财政补贴农机具以及高校使用非税资金进行的采购。2008年,全省政府采购完成122.69亿元,节支率为10.74%。四是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有效增强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完成了农村“普九”债务的清理核实,省财政安排10.8亿元启动了债务偿还工作;在117个县市区实施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有效规范了乡镇政府收支行为。全面取消了专门针对湖区农民的收费项目,建立了湖区排渍和堤防维护费用分担机制。继续深化农林场税费改革,全面实施了农林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支持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是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了对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全面启动了第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