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积极探索集中连片整体扶贫开发新模式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1年10月17日 15:02 【字体:

(湖南省副省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友志到凤凰县腊尔山区调研)


(湖南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伟林到凤凰县腊尔山区调研)

国家新的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湖南积极落实纲要精神,出台了《关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湘办发[2011]26号),决定在全省24个少数民族县(区)高寒山区开展扶贫解困工作,2011年在凤凰腊尔山区先行试点。湖南财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牵头组织调研,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

为确保解困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公平正义,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解困工作坚持如下思路:一是摸清底数,瞄准对象。解困对象的范围是:属于24个少数民族县的、原则上居住在海拔800以上(含800)的贫困农民。在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确定解困对象,锁定解困目标。二是因地制宜,对症施治。脱贫解困工作根据农户致贫原因,坚持从实际出发,既瞄准对象,准确定位;又因地制宜,对症施治。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又着眼长远,扶持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三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相对集中连片的特点,以村或组为单元,制定脱贫解困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区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滚动推进。四是统筹政策,整合资金。按照职能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综合利用现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安排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解困工作合力,全面打好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攻坚战。五是政府扶持,农民自强。各级政府尽职尽责,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脱贫解困。同时,依靠贫困农民自立自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切实强化政策措施

针对集中连片扶贫整体开发工作实际,我们明确了6大方面的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安居工程。对按程序认定的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危房户,按照自愿优先、政策支持的原则,帮助居住危房的农户进行危房改造。二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落实就业就学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将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农民优先纳入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计划,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扶持贫困农民子女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培训。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针对农民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看电视难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基础设施条件。五是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生产。根据山区特点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山因村因户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六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生态和环境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自觉维护和建设生态家园。 

凤凰县腊尔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有序展开

三、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为更好地总结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解困工作,2011年,在湘西州凤凰县腊尔山区作为先行试点。省财政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牵头组织推进试点工作。一是抽调人员专抓。省财政厅选派一名正处级干部挂职凤凰县,积极支持开展试点工作。厅机关农业处明确专人负责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解困工作,有效促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按凤凰县腊尔山区扶贫解困实施计划,20112012年共需投入资金4709.934万元,其中2011年需投入资金4044万元,省财政对脱贫解困定额补助3705万元。三是加快试点工作进度。目前,凤凰县腊尔山地区脱贫解困主要围绕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村组道路建设和农村人畜饮水等重点工程项目有序展开。2011年实施的1520栋危房改造工程开工了1405户,开工率为92.43%41条农村村组道路全部发包,已开工27条,开工率为65.9%,修通了49公里,占总里程的53.7%2011年拟实施7处人畜饮水试点工程,现已全面完成测绘设计及相关图文资料,其中腊尔山夺西村集中供水工程提前施工,已铺设水管13000,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凤凰县腊尔山区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危房改造


湖南财政积极探索集中连片整体扶贫开发新模式

80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