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防疫情 湖南财政在发力(十六)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决策部署,要求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湖南省财政系统应令而行、快速响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打好财政“组合拳”,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市县财政
南县财政
战“疫”春耕“加码”
推动百亿产业发展壮大
南县财政以“补基础短板、提农户效益、树产业品牌、促三产融合”为核心,围绕省委书记杜家毫“把南县稻虾米品牌树牢擦亮”的指示精神,紧扣战“疫”春耕“加码”,致力推动实现“2020年南县稻虾种养面积发展到68万亩,年产小龙虾10万吨、稻虾米30万吨,稻虾产业综合产值150亿元”的目标。
集中育秧再“加码”。安排县级财政资金519万元,以“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为推进原则,紧扣农时,在提高种养户生产积极性的同时,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选取1万亩双季稻进行集中育秧奖补,并对1000多亩双季稻进行机插秧奖补,以引导示范促进全面推广实行;实施高档优质稻机插推广示范和补贴,以标准化基地和示范户为主,对运用高档优质稻机插技术,且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稻虾种养基地实施奖补。
基础建设再“加码”。加大涉农项目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3亿元以上,优先支持农业基地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将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重点向稻虾综合种养区倾斜,着力改善稻虾综合种养区域的生产条件;按照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稻虾种养基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财政奖补再“加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实施高档优质水稻订单种植补贴,对连片种植政府指导品种100亩以上,与县域内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签订种植订单合同并严格履行的,对经营主体实施奖补;实施良种奖补,指导企业优价收购,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提高种养户参保率和抗风险能力;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协会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对新通过绿色认证的、有机认证的稻虾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稻虾产业示范基地,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技术扶持再“加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推广体系,采取乡村广播会、集中培训会、重点投入品企业现场宣讲等形式,推动技术到人到户到田;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整合稻虾产品动态防伪溯源、产品质量监管、产业数据存储分析功能;加快产品研发提升,积极争取稻虾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专家、院士、博士工作站,建设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对通过国家级、省级平台评审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品牌建设再“加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做大做强加工企业,支持本地小龙虾及稻虾米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带动稻虾产业快速发展;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分销模式,构建电商和实体店配套、线上线下联动的现代营销网络;着力打造“南县小龙虾”“南县稻虾米”公共品牌,积极申报“南县稻虾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小龙虾特色小镇,努力将南县稻虾米、小龙虾、中华鳖、洞庭草龟等录入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协助办好稻虾产业大会和产业文化节,提升南县稻虾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产品展示展销会投入,引导协会、企业、中介组织深度参与热门活动营销,开展省内省外、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推介营销,提升南县小龙虾、稻米市场占有率。
(供稿:南县财政局 作者:易平飞 陈新农)
东安财政
“三举措”支持早稻集中育秧工作
今年以来,东安财政提前谋划部署,坚持“三措并举”,全力支持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确保全县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4.1万亩,辐射带动全县水稻集中育秧面积10万亩。
组织领导再加强。作为县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财政局成立了2020年水稻集中育秧项目资金保障小组,负责资金的保障协调工作,确保水稻生产资金需求不受疫情影响,下好粮食生产“先手棋”。
资金投入再加大。一是明确标准:整合历年节余的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及集中育秧等项目资金100.26万元,结合今年省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重点对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进行补助,对参与早稻集中育秧的育秧主体按机插秧田2000元/亩、抛秧秧田800元/亩的标准进行奖补。二是规范补助程序:建好水稻秧苗供应服务面积台账,财政、农业等部门现场测量验收面积、填写验收单据,最后依验收面积向育秧主体支付育秧补助,补贴资金采用“一卡通”方式拨付给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
监督检查再加力。补贴资金拨付前,由财政、农业部门督导各乡镇、村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公示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资金补助主体、补助标准、验收面积、补助金额等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分批次加强督查验收:3月下旬将由财政、农业部门联合组织人员开展专项督查,督促各乡镇落实早稻集中育秧任务;4月中旬将组织对各乡镇上报的集中育秧面积通过GPS进行现场验收,确保早稻集中育秧奖补精准到位。
(供稿:东安县财政局 作者:谢助民、莫华锋)
石门财政
多管齐下保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处于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石门县财政局强化保障,助力春耕生产。
强基础。筹措资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抢抓有利条件,严格组织施工单位以“机械施工为主、限制施工人数”的方式复工。截至目前,全县2.8万亩高标准农田、1.4万亩高标准桔园已复工建设、全力推进。项目涉及蒙泉、易家渡、白云等11个乡镇,竣工后,将有近6万农民群众受益。
助产业。下大力气助力农业产业建设,筹措资金采购有机肥7000吨,给全县柑橘、茶叶等优势产业送上一场“及时雨”。
补短板。为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县财政局注重补短板,着力保障贫困村春耕生产,筹措资金1350万元用于贫困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安排产业发展基金1220万元用于贫困村产业发展。
(供稿:石门财政局 作者: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