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丨靖州县:聚力财源建设“三提升” 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2年11月30日 09:43 【字体:

编者按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1年我省启动财源建设工程,努力推动财税增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年多来,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抓财源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在税源企业培育、产业培植、园区提质、县域经济发展、税费征管等方面建机制、出实招,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

现设立“财源建设”专栏,重点推介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财源建设的经验做法,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靖州县:聚力财源建设“三提升”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今年以来,靖州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线,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点来抓,财税收入增速明显提升,1—10月,全县实现地方税收2.86亿元,同比增长18.38%。

抓转型提速

向产业发展要效益

突出园区集聚培育特色财源。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政府搭建园区平台、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企业链接基地农户”的思路,确立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和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定位,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财源型产业。截至10月底,靖州县产业开发区入驻企业112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8家,用工人数近4000人,增长19.1%;技工贸总收入达98.62亿元。

突出平台创建振兴主体财源。打破思维定势,优化政策机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工具,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成功创建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搭建平台,首创全省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交易系统,实现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颁证、交易、贷款。截至目前,获批“生态资源贷”等林业普惠性贷款3030万元,全年绿色贷款增长37%。

突出融合发展壮大新兴财源。用工业化思维整合农业与工业资源,做到特色农业与精深加工融合、基地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城市规划与景区发展融合、产业园区与商贸物流融合,真正让一二三产业成为“一条链”“一盘棋”。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补天药业马园中药材万亩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0亿元、税收6000万元。挖掘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飞山景区以及杨梅节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等服务产业,旅游业产业链条持续拉长,第三产业对税收的贡献比率逐年攀升,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

抓增量提质

向招商引资要效能

项目谋划趁早。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怀化市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成立项目谋划领导小组,积极谋划储备项目。截至目前,共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216个,总投资730余亿元。

项目争取趁势。抓好项目招引“前半篇文章”,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实现产业发展与财税增收的良性循环。2019年以来,先后争取国家级发展平台9个、省级发展平台8个,获得项目资金15.7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5.1亿元。

项目推进趁时。抓好项目落地实施“后半篇文章”,通过联点领导一线调度、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责任单位积极作为、项目专员“全流程”跟踪,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对86个县重点项目、22个市重点项目、7个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和5个专项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达到序时进度,项目总投资93.39亿元,实现重点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抓机制提效

向管理服务要效率

环境优化减负。坚持把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当前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创新搭建“八大服务平台”,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增效。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解决问题200余个。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成功开发“茯苓贷”“杨梅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39家企业融资4.7亿元。

多措挖潜增收。强化综合治税,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开展税收风险应对,查补入库税款3100万元。另外,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出让采矿权、盘活闲置资产、抓实基金收入等方式实现财税增收。

严格管理节支。建立预算项目库,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严格取消到期项目和无效项目。强化资金统筹,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盘活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收回盘活结转结余资金1.2亿元。提升资金绩效,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县145个预算单位全覆盖,有效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财源建设丨靖州县:聚力财源建设“三提升” 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2914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