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省2019年省级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湖南省财政厅 czt.hunan.gov.cn 时间:2020年08月17日 17:33 【字体:

——2020727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省财政厅厅长 石建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省级决算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19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全省各级各部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和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519.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6%,增长1%,加上中央补助3693.7亿元,市县上解111亿元,一般债务收入122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5.5亿元,调入资金3.5亿元,上年结转142.8亿元,收入合计5768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5.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6%,主要是71日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后,财政对基金的补助由市县支出调整为省本级支出,加上上解中央66.8亿元,补助市县3661.8亿元,一般债务还本32亿元,调出资金20亿元,一般债务转贷市县991.3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1亿元,结转下年153.5亿元,支出合计5768亿元,收支平衡。与向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增加0.2亿元,主要是决算清理期解缴了收入,并相应对账务进行了调整。


汇总省级和市县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007.1亿元,增长5.1%,加上中央补助3693.7亿元,一般债务收入122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5亿元,调入资金965.8亿元,上年结转363.6亿元,收入合计9520.9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34.4亿元,增长7.4%,加上上解中央66.8亿元,一般债务还本776.2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2.7亿元,调出资金20亿元,结转下年390.8亿元,支出合计9520.9亿元,收支平衡。

收入决算有关具体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064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4119亿元,地方收入3007.1亿元,地方税收收入2061.9亿元,全面迈上“5432”新台阶。全省各级财税部门积极落实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地方税收收入增长5.2%,较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2019年实现非税收入945.2亿元,增长4.9%,占地方收入比重31.4%,较占比最高的2016年下降11.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做实非税收入目标。

支出决算有关具体情况: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34.4亿元,增长7.4%。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各级财政部门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加强全口径预算统筹等措施,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落实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坚强保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其中,教育支出1270亿元,增长7%;科学技术支出171.9亿元,增长3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0.3亿元,增长6.3%;卫生健康支出 661.6亿元,增长8%;节能环保支出242.7亿元,增长27%;城乡社区支出952.3亿元,增长21%;农林水支出978.7亿元,同口径增长13.5%

  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等情况:2019年,经过积极争取,中央共补助我省3693.7亿元,较上年增加200.3亿元。一是税收返还基数309.3亿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3077.1亿元,增长43.6%,主要是中央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下新设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科目,基本公共服务、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涉改领域专项改作此科目下达,增加了一般性转移支付,相应减少了专项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规模分别达到923.1亿元、161.2亿元,其中增量分别为89.3亿元、19.6亿元,均居各省市第1位;加上民族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183.6亿元,增长10.2%三是专项转移支付307.3亿元,下降70.5%

2019年,省财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清理盘活结余结转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共补助市县3661.8亿元,加上转贷新增债券937亿元,增长12.9%,有力支持了市县三保和区域均衡发展。一是税收返还基数225.4亿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2784.9亿元,增长28.5%。其中,均衡性等财力性转移支付870.2亿元,增长17.9%,是近年力度最大、增幅最高的一年;贫困地区转移支付92.3亿元,增长16.1%,加大对深度贫困县、非贫困县贫困村等重点地区支持,确保脱贫摘帽一个都不少;改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支持市县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三是专项转移支付651.5亿元,下降40.2%,主要是按照上下对口原则,将部分专项改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下达。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省级预备费。20亿元全部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6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1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1亿元,农林水支出0.5亿元,自然资源及海洋气象支出0.2亿元,支持市县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风险等18亿元。

2.省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9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3.9亿元,比预算数5.2亿元减少1.3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4亿元,减少0.2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8亿元,减少0.4亿元;公务接待费0.7亿元,减少0.7亿元。省级三公经费下降主要是省直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严控三公开支,确保了只减不增。

3.省级重大投资安排情况。2019年,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共安排219.6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7.8亿元,补助市县201.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性住房、水利、教育、卫生等领域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补短板方面。

4.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9年,省级地方收入超收3.1亿元,不需、不必实施项目形成的结余资金44亿元,共47.1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末基金余额101亿元。编制2020年省级预算时,动用49亿元,当前余额52亿元。

5.省级权责发生制列支情况。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2019年已下达省直单位但尚未使用的资金71.7亿元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包括工资福利支出2.9亿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0.3亿元,机关资本性支出23.6亿元,对企事业单位补贴31.5亿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6亿元,其他支出1.8亿元。

6.省级结转资金情况。持续加大盘活存量力度,清理收回省直部门结转结余资金18.1亿元,统筹用于重点民生省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支出153.5亿元,主要是中央年底下达、当年来不及安排的支出,以及还需继续实施的项目支出等。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993.9亿元,中央补助53.1亿元,专项债务收入1351亿元,调入资金39.4亿元,上年结转203.7亿元,收入合计4641.1亿元;支出2933.6亿元,专项债务还本706.8亿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778亿元,结转下年222.7亿元,支出合计4641.1亿元。省级收入164.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3%,中央补助和市县上解54.6亿元,专项债务收入1351亿元,上年结转14.9亿元,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20亿元,收入合计1605.1亿元;支出144.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6.5%,补助市县66.7亿元,专项债务还本32亿元,专项债券转贷市县1351亿元,结转下年10.9亿元,支出合计1605.1亿元。省本级收支数小于调整预算数,主要是101日省高速公路集团市场化转型后,高速公路通行费收支不再纳入政府性基金,改作企业经营性收支。

主要科目执行情况:全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928.7亿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方面;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106.7亿元,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和还本付息等方面;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27.6亿元,主要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民政事业和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需要说明的是,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993.9亿元,增长34.2%,支出2933.6亿元,增长34.9%。收支增长较快,一是各地主动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土地等资产处置力度,筹措资金还本付息,带动收支快速增长。二是2019年中央下达新增专项债券677亿元,较上年增加270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3.6亿元,加上中央补助2.8亿元,上年结转2.3亿元,收入合计58.7亿元;支出35.9亿元,加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20.4亿元,结转下年2.4亿元,支出合计58.7亿元。省级收入11.8亿元,为预算的100%,加上中央补助 2.8亿元,收入合计14.6亿元;支出9.2亿元,为预算的86.8%,主要是部分省本级支出调整为对下转移支付,加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3.5亿元,补助市县1.9亿元,支出合计14.6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040.3亿元,支出2703.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236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02.7亿元,支出1058.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405.5亿元。

分险种来看,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17.4亿元,支出1249.4亿元,滚存结余1729.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8.3亿元,支出135.8亿元,滚存结余36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19.7亿元,支出508.3亿元,滚存结余107.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06.4亿元,支出325.6亿元,滚存结余585.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37.2亿元,支出427.9亿元,滚存结余230.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6.3亿元,支出40.5亿元,滚存结余95.8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5亿元,支出15.8亿元,滚存结余123.4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中央核定我省政府债务限额10229亿元,其中新增债务限额1136亿元(新增债券限额1123亿元,外贷限额13亿元)。根据上述限额,全年发行新增债券1123亿元,置换债券365.6亿元,再融资债券1071.6亿元,共2560.2亿元,平均期限13.7年,平均利率3.6%。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174.6亿元,控制在中央核定限额以内。

(六)省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

2019年,按照预算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改革要求,选取24个省级专项资金向省人代会报告绩效目标设置情况。总体上看,各专项都较好完成了年度绩效目标,发挥了既定政策作用,但也有部分专项存在项目散小、支出不及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将督促省直有关部门限时整改,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和资金管理。

2019年全省和省级决算数据,详见湖南省2019年决算(草案)。草案在报省政府审批和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前,已经省审计厅审计,并根据审计意见作了相应修改。

二、2019年预算执行效果及落实省人大决议情况

2019年,我们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人大决议要求和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把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基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520亿元,超过去三年总和,制造业、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受益,工薪阶层人均减税1117元,个体工商户户均减税4754元,实体经济负担有效降低,纳税人获得感明显增强

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投入24.7亿元支持继续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支持改厕117万户,超额完成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国省补助60.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64万亩。省级投入34.8亿元,支持椒花水库开工建设,莽山水库、毛俊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胜。争取中央扶贫专项55亿元,省级投入45.7亿元,国省扶贫专项首次突破100亿元,推动6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18个贫困村退出、20个贫困县摘帽。51个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163.8亿元,新增统筹资金50%投向深度贫困地区。省级补助14.6亿元,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3.4万户,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

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79亿元,推进一江一湖深度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投入17.8亿元,全面启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专门转贷债券20亿元,支持市县垃圾、污水处理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表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等指出问题,推动解决张家界大鲵保护区水电退出、益阳石煤矿山整治、岳阳绿色化工云溪片区环境问题治理等突出问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全覆盖,全省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3%出资6000万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区域联合基金,打造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中国经验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投入16.3亿元,支持省内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省级补助12.4亿元,支持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2万个,超大班额清零。启动第二批57所芙蓉学校建设,计划规模达到100所。建立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实现学前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全年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64.8亿元,520.2万人次受益。

着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五连调,达到每人每月25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103元。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00元、30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均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提取28亿元,启动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69元。国省补助15亿元,实现县市二甲公立医院全覆盖,消除1153个卫生室空白村。国省投入4.7亿元,支持医师规范化培养和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支持1.1万名尘肺病患者救治、100万名适龄妇女 两癌免费检查、40万名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

2019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锐意进取推进财税改革,持之以恒改进财政管理,在国务院2019年度真抓实干财政管理考核中,我省排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省扣回部门预算资金59亿元。推进农业专项大专项+任务清单改革,赋予市县更多资金安排自主权。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重点绩效评价范围拓展到政府债务项目、PPP项目等领域。二是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关系。印发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文件,实现各类事项同类地区分担比例统一,省级支出责任由平均60%提高到近70%。目前,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文件也已出台,生态环境、公共文化、自然资源领域办法正在制定,朝全领域覆盖稳步迈进。三是确保基层财政稳健运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补助市县力度。提高库款调拨精准性,由一月一调改为一月两调,库款优先发放工资和到人的民生补贴。对困难市县预算开展事前审核,债务风险高、库款保障水平低市县进行重点关注,做到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排除,全年没有发生三保风险事件。四是服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要求,首次向省人代会报告省本级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向省人代会报告24个省级专项绩效目标,2020年达到47个,实现全覆盖;首次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2.8万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9812亿元。

总体来看,2019年预算执行和财政改革情况较好,但同时审计报告也指出在预算编制、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对此高度重视,逐项对照,严肃整改。一是提高年初预算细化度。提前预算编制启动时间,要求各部门8月就启动下年专项资金分配,年初预算细化程度力争超过70%,对细化程度低的扣减下年预算,尽可能压缩年初代编预算规模。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省级专项资金原则上在630日前下达完毕,930日仍未下达的一律收回,年底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进度低于80%的按比例扣减下年预算。除中央和省新出台重大增支政策及应急救灾等不可预见事项,原则上年中不追加经费。三是加大结转清理力度。在中央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将项目支出结转年限由两年缩短为一年,基本支出、三公经费当年结转全部收回财政,倒逼部门编实预算,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四是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深入推进省级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省级专项由75项压减到47项,严控大专项下套小专项,提升使用集中度。逐个专项制定管理办法,将公开贯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全面提升资金分配的规范性、公平性、有效性。

三、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财政收支运行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救治、精准施策,坚持防疫复工两手抓、两手硬,我省成为全国首个累计确诊病例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份,复工复产有力有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级财政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千方百计克服减收增支困难,全力以赴支持做好六稳”“六保相关工作。

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纾解实体经济困难,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回复正轨。一是非常状态、非常机制,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明确救治费用分担办法,完善防疫人员补贴制度,支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产扩能,检测试剂、医疗器械企业科研攻关,启动紧急采购机制,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大医保基金预付力度,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截至6月底,全省已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61亿元。二是特殊政策、特殊力度,全力支持企业纾困。支持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98亿元,贴息后平均利率仅1.39%。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降低缴费基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出台阶段性优惠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外贸等行业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及时关注、及时救助,全力帮扶困难人群生活。密切关注困难群众数量、群体覆盖面和困难程度变动,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补贴标准翻倍,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补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尽可能缓解疫情对困难人群生活影响。

另一方面,坚决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全力对冲疫情影响,稳住经济财政基本盘。中央增加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大幅增加专项债券规模,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空前。我们努力争取中央支持,推动政策加快落地显效。一是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面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优先安排在建和新开工项目,拉动形成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已发行新增债券116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1倍,推动一大批产业园区、交通、水利、老旧小区改造等两新一重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加大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压力紧急出台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税费负担,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550亿元。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全力争取中央支持,集中下达一批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正常转移支付和一般债券资金,规模近600亿元,有效缓解市县财政运行紧张局面。四是压减一般性支出,对冲预算平衡压力。按照零基预算理念,全面梳理省级支出项目,综合考虑事项轻重缓急、资金支出进度、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近40亿元,腾出财力弥补减收增支缺口。

当前,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增速下滑,就业压力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但在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正确部署下,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我省复工复产推进较早、效果较好,全省财政收支形势呈逐步好转态势。一是税收收入降幅好于全国平均。1-6月,全省地方收入完成1397.6亿元,下降8.7%,其中,地方税收948.6亿元,下降8.6%,较全国平均降幅低3.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449亿元,下降8.9%,占地方收入比重32.1%,排全国第11位。二是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初显。1-6月,全口径税收2003.1亿元,下降4.5%,降幅较1-5月收窄2.3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下降20.7%,剔除减税因素同口径仅下降1%;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7%5.3%,均实现由负转正,表明经济运行逐步回暖。三是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03亿元,下降8.6%,主要是受疫情及库款紧张影响,部分领域支出放缓,但扶贫、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36.9%4.7%7.7%,得到较好保障。

从全年看,随着近期积极财政政策全面落地,特别是新增债券、特别国债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和两新一重领域,将对稳投资、促增收产生有力支撑带动作用,预计到下半年我省地方收入累计降幅将进一步收窄,全年增幅略好于中央预算报告提出的全国地方收入增幅预期目标(-3.5%)。我们将客观研判财政经济形势,实事求是确定全年收入预期目标,如有必要届时将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要求,力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好成绩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配置和使用绩效

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贯穿预算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坚持零基预算理念,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做到有保有压,工资津补贴、到人的民生补贴和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等民生实事项目支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重要改革支出;会议差旅、咨询培训、论坛活动等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进度慢、绩效低支出。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做好审计整改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财审联动机制,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预算安排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对标对表目标任务,聚焦发力精准施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持续强化扶贫投入,着力补缺口、补短板、补漏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强化特殊贫困人群兜底保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支持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和养殖户退出补偿,推动按期保质完成洞庭湖区和四水流域禁捕退捕任务,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研究制定小水电退出分类补偿政策,支持打好一批重大攻坚克难战役,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分类有序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用好用活中央债务风险缓释政策,强化债务风险常态化监控,从严从重惩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绝不因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形成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留下后遗症。

(三)积极有为履职尽责,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助推育新机开新局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严禁违规揽税收费、征收过头税费。支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一企一策引进一批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领域集群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推动产业和税源结构转型升级。支持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管好用好新增债券资金,重点支持自贸区、湘江新区、两山、城陵矶港新区等对全省创新开放发展具有引领意义的标志性区域,优先安排在建项目和前期准备充分的新开工项目,切实做到快安排、快发行、快使用、快见效,充分发挥债券资金扩投资、稳增长、增后劲政策功效。

(四)加强政策协调衔接,用心用情用力保障,织密编牢基本民生网

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突出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强化政策协调衔接,加大扶贫、教育、养老、医疗、城乡低保等民生领域投入。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保障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如期完成。畅通多元筹资渠道,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注重关键时点困难人群帮扶,完善困难群众救助长效机制。支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拨付储备物资和救灾资金,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后勤保障。

(五)持续强化财力下沉,硬化财经纪律约束,牢牢守住不出三保风险底线

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提升市县财政保障水平。完善库款调度机制,提高库款优先精准保障三保能力。划定六条红线,包括严禁编制赤字预算、三保支出留硬缺口、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违规举债和使用债券资金、低效无效使用和浪费财政资金。健全四项机制,包括党政一把手负责、预算审核备案、预算执行监控、民生政策备案。对突破六条红线、不落实四项机制的,采取考核扣分、扣减资金、约谈通报、提请问责等方式严肃处理。依托监控平台,健全监控机制,切实加强直达资金安排使用监督管控,确保每笔资金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用到最急需、最紧要地方,兜住三保风险底线,着力惠企利民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胜利,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附件1:湖南省2019年决算(草案).pdf
附件2:湖南省2019年部分省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pdf
2019年决算草案有关事项说明.pdf

关于湖南省2019年省级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354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