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792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7-08-30 00:0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792号建议的答复
严德忠代表:
您《关于加大支持湘西黄牛特色产业园配套建设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湘西黄牛是我省宝贵珍稀的肉牛品种资源之一。为保护好湘西黄牛这一地方肉牛品种,扩大湘西黄牛良种种群数量,近年来,我省对湘西草食牧业(特别是湘西黄牛养殖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了较大倾斜。自2003年起,持续聘请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相关专家,开展湘西黄牛的资源保护工作;2011年扶持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成湘西黄牛原种场,开展纯种湘西黄牛扩繁工作;2012年至2016年在花垣县建设现代草食牧业示范县,将湘西黄牛的保种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示范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德农牧业公司系示范县建设的一个基地。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建立了4个保护县,组建起6000头的湘西黄牛扩繁群,筛选出优秀个体近5000头,建起了4个核心保种群,新建湘西黄牛品种资源场3个,为湘西黄牛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4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了“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和“基础母牛扩群”两个项目,2014-2016年连续三年间,对湘西州的花垣县德农牧业有限公司、龙山县圣山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永顺县森宝牧业有限公司、古丈县至朴牧业有限公司、保靖县丰泰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泸溪县保龙养殖专业合作社等6家养殖经营主体,分别安排了“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其支持资金占全省该项目资金总量的13%。但在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方面,农业部和财政部设置了较高的项目申报门槛,且必须以项目县为单位组织申报,省级不能对该政策进行调整,因此,到2016年国家对贫困地区降低了项目门槛,省财政才依据政策对湘西永顺县给予了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支持。
您提出的“协调省财政厅结合精准扶贫,出台政策性文件加大支持湘西黄牛特色产业园(研发中心、有机肥综合利用、畜禽交易市场等)配套建设力度,推动湘西黄牛产业发展,实现山区农民精准脱贫”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53号)规定,目前已在全省51个贫困县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将包括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在内的39项中央和省财政涉农资金纳入了统筹整合范围,按规定比例采取先切块,再实行因素法分配到贫困县。因素法分为扶贫指标和行业发展指标两大类,其中扶贫指标占权重70%,主要包括贫困类型、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年度脱贫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行业发展指标占权重30%,由省级相关部门根据具体工作实际设置。同时,统筹整合资金,实行资金使用、项目审批、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管理、监管责任“六到县”, 由县自主确定项目、自主安排资金、自主组织实施,省级相关部门不得限定资金在贫困县的具体用途。2016年,我们已下达湘西自治州的中央和省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6510万元,2017年,中央和省还会增加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湘西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项目和资金,实现精准脱贫。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附件:1792 关于加大支持湘西黄牛特色产业园配套建设力度的建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