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6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索引号: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2-11-23 19:58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6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036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周长友代表:

您《关于加大对市州高质量发展财政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会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财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2017-2020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分别为91.4亿元、129.9亿元,170.7亿元、220.7亿元,同比增长26.3%41.9%31.4%29.3%,分别高出全省财政总支出增速的17.8个、32个、25个、25个百分点。其中:市州财政科技支出为82.8亿元、117.3亿元、115.6亿元、204.4亿元,年均增长35.1%。支出方向进一步集中,聚焦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普惠性政策兑现与创新环境建设等7大计划(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市州科技发展。财政投入的增加带动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实现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迅速增长,从2016年的468.8亿元增至2019年的787.2元,年均增速18.9%,居全国第5位,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1.50%提升至2019年的1.98%,提高了0.4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20182020年,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奖励通报表彰。

下一步,省财政将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协同发力推进市州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进一步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稳步增长,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继续向市州倾斜。二是继续执行研发后补助、奖补等政策。我省出台的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加大投入的财政奖补政策已实施3年,共投入17.53亿元。2021年预算预留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奖补资金12亿元,继续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三是落实《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2016号),建立权责清晰、区域均衡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二、关于加大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财政支持力度的建议

省财政厅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配合相关部门以推动重大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努力把湖南打造成科技创新高地。一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020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5亿元,划转转贷资金15亿元,统筹用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建设。统筹资金3亿元,推进以长沙科创谷、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为重点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202022年安排3亿元,支持建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此外,对市州、县市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园区给予一次性奖励,贫困县最高奖励2000万元,其他市州、县市区最高奖励1000万元。二是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按照集中财力、聚焦重点、连续支持等原则,围绕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重大产业需求,推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关。2020年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2.76亿元,支持全省271个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项目和5“10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我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技改投资增长6.9%,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14个市州工业投资均实现增长,10个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省财政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是推动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202051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意见》,鼓励各地以产业链思维推进产业链建设,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世界级、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拟将“3+3+2”产业集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集群,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经典传统产业集群,5G与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十四五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壮大世界级和国家级产业集群,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和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省级设立了15亿元规模的制造强省专项资金,75%的资金将用于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项目,重点加大对“3+3+2产业集群和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市州制造业高质量快速发展。落实普惠性奖补、税收优惠政策,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500家。二是支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区域核心竞争力。抢抓国家实验室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优化重组机遇,支持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先提升行动;2021年新增安排1亿元继续支持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选址湖南,支持完成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天河计算机升级换代;着力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郴州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及长沙创新谷、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等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协调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2020—2022年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5亿元,支持岳麓山大科城重大科技平台、产业、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支持培养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谋划推进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市县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对园区创新平台奖励补助的建议

    根据《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193号)规定,对符合国家规划布局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等创建项目,省级财政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对通过国家认定或评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级财政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支持;对特别重大的平台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综合施策、重点支持。

    下一步,省财政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前端、尖端、高端产业,加快推动新发展阶段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继续落实园区国家级创新平台补助政策,支持园区围绕特色产业设立省级创新平台,对新设的特色产业创新平台给予资金支持。二是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向产业集群促进组织及重点项目倾斜支持,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的产业集群给予奖励。三是支持园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对解决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卡脖子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优先给予支持。鼓励园区参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等。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运用。对园区创新产品给予首购首用、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四、关于落实税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的建议

有关税收增量支持发展,我省主要有两大政策。一是2017年以来,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政策,对工业企业开展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且项目完工后3年内主体税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增量在10万元以上的,按主体税种省级分成部分增量的50%对企业进行奖补。目前政策已经实施4年,其中201720182019年分别安排奖补资金1.81亿元、3.53亿元、2.22亿元,2020年奖补正在组织申报。二是2019年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发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若干措施的通知》(湘财预〔2019222号),实施市县上划省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量奖励政策,按增量的30%给予奖励。2020年,省里将比例由30%提高到50%,兑现奖励资金4.5亿元。2021年将继续按政策兑现奖励,该项资金可由市县统筹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

五、关于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2021年,省财政将进一步优化财力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提高分配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引导市县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产业上来,目前正在对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的具体建议,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六、关于设立运作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财信金控集团于2018底设立了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及其子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聚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产业项目开展直接投资。2021年,为鼓励金融资金、资本市场、社会资本等参与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换,省财政将积极支持省科技厅设立政策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市州、园区资金及各类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带动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姓名、职务:李迈群,省财政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

联系电话:0731-85165359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西路1号。

邮政编码:410015

                                                                  湖南省财政厅

                                                                 202162


湖南省财政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6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2913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