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0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 索引号: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9-11-11 18:19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湖南省财政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0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湘财提〔2019〕533号(C类)
湖南省财政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30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袁火林委员:
您《关于增加永州市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永州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政收入质量不优、偿债压力较大,财政运转较为困难,收支平衡压力很大,对此,省里是清楚的,也尽可能给予了支持和照顾。虽然省里尽力对永州市给予了支持,但相对于永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些资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您提出的加大对永州市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我们表示十分理解。经认真研究,对于3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我们的意见是:
一、关于“将永州市整体纳入三档补助范围”的建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18〕6号)要求,我们积极推动省以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将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等八大类16大项35小项事项纳入改革范围,并尽可能统一规范了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的分档分担办法。具体如下:
分档方式:对于市州本级,综合考虑改革方向、原有分担办法、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不分档次;对县市区分财政省直管县和非省直管县两类进行分档。对于79个省直管县和湘西州所辖8个县市(共87个),第一档为长沙和株洲所辖除贫困县之外的5个省直管县市,第二档为第一档和贫困县之外的34个省直管县市,第三档为48个贫困县;对于36个非省直管县,第一档为长沙、株洲直接管理的11个城市区县,第二档为其它22个非贫困城市区,第三档为3个贫困城市区。永州市所辖11个县区中,零陵区、冷水滩区被划分为财政非省直管县第二档,宁远县、江永县、江华县、新田县、双牌县等5个贫困县被划分为财政省直管县第三档,东安县、道县、蓝山县、祁阳县被分为财政省直管县第二档。
分担比例:对纳入改革范围的35小项中的18小项统一分担办法。市州本级仍按原政策执行。省直管县和湘西州所辖县市,一、二、三档省级分担比例分别为60%、70%、80%。非省直管县,一、二、三档省级分担比例分别为20%、40%、60%,中央、省级分担之外的部分,由市本级和非省直管县共同承担,具体比例由各市确定。其它17小项因中央改革方案没有明确对省补助比例,省级安排资金需根据中央补助作相应调整,因此暂按原政策执行,省级分担比例主要依据地方财力状况、保障对象数量等因素确定。
我省此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涉及省与市县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涉及市县利益调整,我们十分慎重,经过了多轮测算、整体权衡,尽可能使大多数县市都在此次改革中获益。一是适当减轻了市县财政负担。此次改革整体提高了省级分担比例,适当减轻了市县配套资金筹措压力。二是对永州市给予了一定照顾。除将5个贫困县纳入三档补助范围外,考虑到零陵区农业人口较多,较其他城市区相对困难,将零陵区省级分担比例上浮了10%。三是保持省与市县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参照中央财政做法,此次改革将通过基数划转的方式保持现有基数格局不变。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改革是对现有利益的重新调整,但省里已经尽可能的采取措施,使大多数县市区在改革中获利。但贫困县与非贫困县是有差别的,永州市5个贫困县纳入第三档,其他非贫困县区只能纳入相对应的档次。对此请您给予理解和支持。
二、关于“将永州市整体纳入湘西地区开发范围”的建议。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省委、省政府湘发〔2010〕17号文件,湘西地区开发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及永州市少数民族聚居的江华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13〕6号),将全省划分为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四大区域板块,其中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5个市州。2016年3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湘发〔2016〕5号文件,明确了湘西地区开发政策实施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以及永州市江华、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
永州市从全省区域划分看,属于湘南板块,未列入国家和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洞庭湖板块的常德市、益阳市部分县也提出类似要求,均未列入湘西地区开发范围。为集中精力、集中财力,扎扎实实抓好44个县市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湘西地区开发范围不宜再扩大。如将永州市整体纳入湘西地区开发范围,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市、县也会提出同样要求,势必影响整个湘西地区开发的实施重点和战略布局,也会影响湘西地区开发的力度和速度。因此,请您理解支持。
三、关于“提高转移支付规模”的建议。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的分配与客观因素挂钩,如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主要按标准收支缺口分配,即按照统一公式计算各地可用财力,并选择多个因素建立“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标准支出体系,根据二者的差额分配资金,缺口越大,分配的资金就越多。如重点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等转移支付主要依据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财力水平等关联度高的客观因素计算分配。专项转移支付主要采取项目法结合因素法进行分配,许多专项转移支付还有单独的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要求。
省财政一直高度重视永州市的发展建设,但由于各项转移支付都有明确的分配办法,单纯提高永州市占比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事实上,从转移支付的安排情况来看,省财政给予了永州市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人均财力水平低、对上补助依赖度高、财政供养负担重、困难群体多,“财政穷省”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虽然省财政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市县的补助力度,但离市县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永州市的支持力度,坚持财力下沉,不断提高永州市财力保障水平。同时,也希望永州市能够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县级财政管理,增强财政理财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联系单位与联系人:省财政厅预算处,苏知立。
联系电话:0731-85165079。
湖南省财政厅
201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