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财政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069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5-06-20 08:29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湖南省财政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06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省委会:
贵委提出的《发展耐心资本加快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收悉。经研究,结合省国资委、省委金融办、湖南金融监管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耐心资本,构建金芙蓉投资基金体系,推动金芙蓉投资基金做大、做强、做优。我厅会同省国资委、省文资委等相关部门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投资基金作用,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建立健全基金相关制度,正在逐步形成金芙蓉投资基金投入、退出、激励与考核、监管等有效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助力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构建多元化、全周期的未来产业投入机制”
2024年9月,我厅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24〕32号),为构建多元化、全周期的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明确了投入机制。我厅牵头组建金芙蓉投资基金,总体上按照“1+5+N”体系构建,向上争取国家基金和资金支持,横向协同联动国企基金,向下统筹市县资金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运作,全面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稳步推进设立母基金。按照金芙蓉基金“1+5+N”的架构,目前已新设产业引导、科创引导2类金芙蓉母基金,均由财信金控担任母基金管理人;基础设施类母基金,省发改委已初步提出母基金方案建议,拟新组建省级基础设施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母基金管理人;社会发展类母基金,省发改委正在研究母基金方案建议;其他类,主要是“一事一议”落实重大战略。二是加快设立相关政府投资子基金。2024年以来省政府已批准设立的12支金芙蓉政府投资子基金,其中产业类9支,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湖南子基金、数字产业子基金、大健康产业子基金、新能源子基金、空天海洋子基金、先进制造产业子基金、马栏山文化子基金、现代石化产业子基金、智能衡器计量及智能制造产业子基金;科创类子基金2支,包括大学生创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其他类子基金1支,即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子基金。上述子基金已基本涵盖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后续将督促基金管理人加快完善基金矩阵。推动金芙蓉基金矩阵中的科创基金和产业基金引导形成“领投-跟投-接力投”的良好投资协同机制。
同时,省国资委高度重视省属国有资本的战略性和长期性布局,牵头推动金芙蓉国企基金支持未来产业,推动耐心资本培育和布局未来产业。一是着力构建湖南国资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加快构建湖南国资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计划》《省属国有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重点行业布局指引》落地见效,2024年战新产业营收1926.6亿元,同比增长5.2%。音视频、北斗、深海等产业领域“从无到有”布局落子,落地13个项目;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持续壮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实效。二是构建国资基金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省国资委出台《湖南国资产业发展基金体系构建实施方案》和《湖南国资产业引导基金群设立与运作方案》,打造“5+N”国资产业基金体系,2024年完成5支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和5支企业市场基金新设。
另外,湖南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支持科技金融的相关政策出台、提升金融服务、扩容金融支持。第一,出台相关政策。已出台《湖南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持保险、信托等资金依法合规投资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早期资金供给。第二,加大金融服务供给。一是积极推进投贷联动。指导辖内银行业机构按照金融监管总局及省政府文件要求,把握发展金芙蓉投资基金契机,用好用足相关政策,积极推进“贷款+外部直投”等投贷联动模式,加大信贷资金配套供给。二是扩围AIC股权投资试点。指导辖内大型银行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全省,进一步梳理储备项目,主动加强与AIC机构沟通对接,锁定目标投资企业,确认投资可行性,点对点设立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并推动加快落地。三是做实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指导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银行用好用活试点政策,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确定重点支持的领域和企业名单,争取总行政策指导和资源倾斜,依法合规推动并购贷款试点政策在湘落地。四是优化科技型保险产品。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围绕我省先进制造、先进芯片等自主创新重点领域,智能芯片、新能源材料、音视频等前沿技术攻关,以及低空经济、北斗规模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加大保险保障支持,着力提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保障水平。第三,稳步扩容金融支持。在相关部门推动下,“贷款+外部直投”等投贷联动模式逐渐发展,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获得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省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731.9亿元,同比增长23.5%。截至2024年12月末,辖内科技企业存量客户数44952户、贷款余额67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7%、23.5%;信用类贷款发放额亦获得显著增长,2024年,全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发放210.5亿元,同比增长18.9%。
二、关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完善退出机制”
省属国资积极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组建上市公司CVC基金。2月8日,省委金融办组织上市公司CVC基金设立与发展座谈会,了解圣湘生物、爱尔眼科等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并购基金发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方面的案例分享和先进经验,探索推动产业并购基金设立与发展。后续将根据条件成熟度,积极开拓退出渠道,畅通资本有效循环。
三、关于“完善对国有资本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一是不断优化国资监管事项和程序。省国资委出台《省属监管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湖南国资产业发展基金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对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的,在认真履职尽职、未谋取私利且无重大过失的前提下,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尽职免责,鼓励国有资本大胆投向新兴产业领域。二是强化对未来产业培育的正向激励。省国资委出台《省属监管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对承担科技创新任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任务较重、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企业,可降低经济效益指标权重;同时企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有关规定,在经营业绩考核上不作负向评价。三是积极探索形成相关制度保障。省国资委将持续推动国有资本成为更有担当的耐心资本,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研究制定《促进省属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暂定名),加强对基金全生命周期的考核评价,支持国有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为国有资本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提供制度保障。
四、关于“建立长期导向、审慎包容、预期稳定的监管机制”
一是研究出台分类差异化的考核评价办法。2025年1月,我厅印发《湖南省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明确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分类差异考核指标,将政策目标综合实现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首要考核指标。二是研究出台科技创新类子基金尽职免责的实施细则。在已出台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尽职免责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认真研究,稳步推进制订科技创新类子基金尽职免责的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可为”与“不可为”情形。三是不断优化国资监管事项和程序。以优事项、优程序、优时限为目标,对省国资委履行的有关监管事项进行优化,形成了国资监管优化清单。特别对承担科技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任务的企业,加大授权放权、激励保障力度,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探索实施改革创新风险备案试点,对大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在尽职合规前提下,可视情予以容错纠错、免责减责。
感谢贵委对财政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湖南省财政厅
2025年6月9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省财政厅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中心王惠
联系电话:0731-85165862,手机号码:13687362552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西路1号
邮政编码:410015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
省政协提案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