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财政账本”凸显政策力度和民生温度
今年来,汉寿县紧紧围绕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环湖强县的战略部署,克服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千方百计保“三保”,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全县财政在逆势中实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32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72.13%,同比增长47%;税收收入完成81069万元,同比增长23.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382万元,同比增长0.05%。
广开源,全力抓税收增收。一是突破重点挖税源。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非税收入专项治理,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堵塞征管漏洞,确保了收入的应收尽收。二是立足长远谋发展。汉寿县对标对表省里“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作要求,发挥财政在培财源、挖潜力、稳增收的引领作用,改善收入结构,增加可用财力。三是资金资产两手抓。抢抓砂石开采机遇,扩大销售份额,实现销售收入约7.3亿元。推进资源性资产规范管理,对农村集体未承包到户资源、国有林地和荒山、天然水面和洲滩、国营农村未承包到户的资源全部进行清理归集。
善节流,群力控各项支出。一是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强化收支运行监管,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继续实行“只减不增”。在预算安排上,坚持以“三保”为基本,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坚决不留缺口,如有剩余财力,再考虑安排其他支出。二是控减项目支出。规范项目评审行为,出台了《汉寿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决(结)算评审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更加严格。上半年组织评审项目246项,评审金额15.08亿元,审定金额13.06亿元,审减金额2.02亿元,综合审减率13.4%。三是控减采购支出。加强扶贫832平台与电子卖场管理,强化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完成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45亿元,节约资金480万元,节约率3.32%。
重保障,致力增民生福祉。一是支持新冠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404.83万元,用于开展核酸检测、人员隔离以及疫苗接种。二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按市要求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进行了提标、配套,并纳入财政预算,城市低保人平达到570元/月,农村低保人平达到40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75元/月,孤儿基本生活费提高到950元/月。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障资金6.94亿元。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小学生均650元/年,初中生均850元/年的省定标准,财政足额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上半年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542万元,补助学生64077人。四是确保为民办实事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对省、市、县涉及民生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财政配套的测算与安排,确保省、市、县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五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其中:认真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88亿元;筹集乡村振兴资金1205万元,支持汉德大道美丽乡村示范带以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农民购买农机设备,投入1534万元补贴到户。六是支持基层发展。不断加大乡村低限运转投入,新增基层党建经费保障项目。预算安排乡镇公务经费2200万元、党建经费110万元、村级低限运转8852万元;大力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安排奖补资金240万元推动无上访村(社区)工作开展,完成了12个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强绩效,大力推预算管理。一是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取消纸质支付凭证,新增电子签章,建立数字证书“白名单”,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电子支付改革。共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41197笔,支付资金30.01亿元。二是加大预算绩效评价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项目支出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畴。纳入预算绩效监控的项目金额31.51亿元。对汉寿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进行中期绩效评价,评价金额1.6亿元。三是推动其他财政管理工作。开展财政局内部业务股室监督检查,并对各乡镇财政收支行为、会计法执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违规列支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深化财政预算公开,推进预算联网监督,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国有资源、资产的管理,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基层财政工作的业务指导,1个乡镇财政所入围省厅组织的红旗财政所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