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财政:打造田园综合体 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鼎城区财政局立足资源特色和本地发展基础,在谢家铺镇开展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着重在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等建设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居住“三位一体”,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精心编制规划,科学确定项目主体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区财政局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题调研组,对该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基础优势、面临的制约瓶颈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考虑、精心编制了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规划。以优势特色的优质稻、油茶产业为基础,依托有突出特色、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田园综合建设的实施主体,发挥龙头企业主力军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推动田园综合体配套产业、支持产业、衍生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农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为目标,按照“乡镇统筹,分村实施”的工作思路,确定高效农业生产项目10个、乡村宜居项目12个、农村环境基础建设项目10个,分配到施家陂、港中坪、向家巷3个项目村,确保项目统筹实施、科学推进。
二、加大扶持力度,分类推进项目实施
围绕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积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等项目分类定位,稳步推动产业项目实施。对于涉及发展生产,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能的项目,区财政采取资金奖补的方式,鼓励专业合作社承担了4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有社会效益的公益内项目,区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由村集体主导项目实施,受益群众投工投劳,5个幸福屋场、村道亮化美化等群众投入工日3500个;对于庭园改造,采取财政资金奖补的方式,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已完成幸福屋场建设5个、庭院升级改造100户、产业路建设5千米、村道亮化绿化3千米、文化墙建设800米、山塘整修4口、沟渠清淤2千米,800亩优质水稻基地配套建设完成工程80%,100亩油茶新造、2000亩油茶管护及林下中药材种植和果道夫产业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三、搭建发展平台,多方凝聚发展合力
以田园综合体项目为重心,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平台,发挥区域优势,吸引整合各类资金、资源,采取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形式,构建产业融合平台、文化振兴平台、生态宜居平台;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施家陂农机具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亿泽农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优质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3650亩,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超过8万元;港中坪果道夫产业园,既可以供游人水果采摘,还可以提供食宿;育秧工厂建设1000多亩大棚设施,提供农业反季节栽培示范及体验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