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36亿打造湘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
嘉禾县位于郴州市西南部,县域面积69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0.5万,是全省县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2009年,嘉禾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四个“湘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之一。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嘉禾县在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供水一体化、教育一体化、就业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城乡清洁绿化一体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累计投入资金达36.5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4亿元,融资资金22.5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大力实施城乡路网及公交一体化。积极响应全市交通大建设的号召,该县累计投入35659万元先后提质建设了桂嘉路、嘉宁路、嘉蓝路、嘉新路、晋屏大道,安排1000万元启动修建将军路、滨江大道及县城新区路网,安排220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227公里,构建了10分钟到乡镇,20分钟到县城,30分钟上高速,50分钟上高铁的便捷交通网络。大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成港湾式停靠站173对,开通新老城区免费公交线路1条,乡镇公交线路13条,实现8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交车,65岁以上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免费乘车,开创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嘉禾模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了前面。
二、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嘉禾地少人多,受环境和地下水渗漏影响,部分村庄井水污染或干枯。为全面解决城乡居民安全饮水问题,该县大力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投入6200万元新建水源点4个,安排2000万元修建蓄水池15座,筹集1200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583千米。目前城乡供水一二三期已经完工,10个乡镇82500户农户装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全县3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下步预计投入4295万元的城乡供水四期工程正以PPP模式进行建设,现已完成评审、招标工作,工程完工后,全县40.5万人均可以饮用安全自来水。
三、大力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城区学位紧张、乡镇中小学生源不足的问题。投入2300万元成功建设了县公办幼儿园,支持嘉禾五中创办高中部。拨付4200万元对城关中心小学、含田学校、尊崇小学、文家学校进行改扩建,新增城区学位1500个,有效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投入8127万元,支持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累计建成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90所,所有中小学校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安排500万元为乡镇中小学校建设食堂、澡堂、阅览室、娱乐室、图书室等“五小工程”,城乡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安排1536万元支持全县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学生规模达到17460人,形成了公办、民办学校竞相发展、良性竞争的生动局面。
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社会就业一体化。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乡镇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大新农合统筹力度,年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全面落实“5+10+100”就医模式(村卫生室门诊5元包干、乡镇卫生院门诊10元包干、住院100元包干)新农合累计报销医药费用51782万元,极大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努力改善医疗条件,筹资2600万元支持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县城新区中医院建设,安排2085万元提质改造乡镇卫生院10所、建成农村标准卫生室200所,基本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统筹城乡就业,拨付1046万元开展就业培训,认真落实“七奖二代一补”就业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2406万元,投入就业补助支出5930万元,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3031人,扶持了4404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五、持续开展城乡清洁绿化工程。全面实行“城乡清洁绿化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18000万元绿化路边、水边、村边及集体荒山10.6万亩。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安排540万元为全县242个行政村配置垃圾桶、垃圾斗等环卫设施,聘请了专门保洁员。筹集600万元支持农村拆除旱厕、猪舍1.2万间,安排480万元支持建设公厕11间,拨付820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为150吨/天的垃圾处理厂1座和10000吨/天的污水处理厂1座。投入11643万元全面实行“点亮嘉禾”行动,为全县镇村(含自然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6588杆,城乡面貌实现崭新巨变。
该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仅极大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力推该县民调排名由2011年的全省第97位上升到2014年的26位,而且创造了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经验,为全省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