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财政三举措创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嘉禾锻造业,始于明朝,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发展历史。嘉禾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锻造之乡”、“中国绿色锻造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近年来,为了促进铸锻造产业的发展,该县积极支持铸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先进的铸造精细化生产技术,使铸件从生产粗放、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消耗型向集约、投资少、高效益、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据了解,嘉禾经济开发区下辖的“一区两园”,即嘉禾经济开发区、嘉禾县坦塘工业园、郴州(嘉禾)机械装备制造园。目前,园区企业总数为8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园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铸锻造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发展方向,2015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9.17亿元。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质、提品质、创品牌。该县紧密围绕,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加速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招商引资。江南铸锻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就是按照嘉禾县“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的战略定位,推进铸锻造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支撑嘉禾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石,打造中国长江以南铸锻造发展的核心区和产业高地。郴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增长极。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理念推进传统产业发展。”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拓展资源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主要推行“四个面向”(面向珠三角、面向嘉禾人、面向产业链、面向十大增长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建设“江南铸锻造核心区”、“智能机械装备产业转型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着力引进铸造、锻造、机械装备、智能制造方面的战略投资者;围绕完善产业链,大力引进模具制造、涂料生产、原辅材料配送企业;围绕发展专用汽车、陶瓷弯管等新兴增长点大力引进专业生产商。全年计划引进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个以上,引进项目10个以上。据悉2015年嘉禾全年招商引资金额达55亿。
二,坚持筑好巢,打造大平台。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坚持园区攻坚战略十分重要。嘉禾完善园区配套,筑牢“引”的平台。深刻理解“平台有多大,园区就有多好”,坚持加大资金投入,跑步搞基础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该开发区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园省“135”工程,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完成调区扩规工作,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通过不断加快园区道路、标准厂房、保障性住房、管网、市政配套等设施建设,夯实园区发展平台。完成调区扩规工作,完成兴园西路、禾仓北路延伸段、荣昌西路、铸都公园、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500套等项目,完成征地拆迁800亩,土地报批600亩,使园区成为发展市场主体的主战。
三,坚持技改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近日,“江南铸都”荣誉称号复评工作小组传来消息。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审查资料、现场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向中国铸造协会继续推荐维持嘉禾县“江南铸都”荣誉称号。这是对该县近年来铸锻造产业发展的肯定。2015年县财政出台了《嘉禾县产业引导资金奖励实施细则》、《帮扶实体经济“八项措施”》等政策,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以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为抓手,每年安排产业引导资金60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导企业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加大技术研发,提升发展质量。目前,巨人机床、众合铸业和精工锻铸等3家企业已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巨人机床等6家企业筹备上市,完成“雄建”等注册商标57件,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89项,全县32家铸造企业获铸造行业准入通过,去年6家企业实现产品海外代理销售,完成出口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