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11月14日 00:00 【字体:

  十月的竹溪村,秋意盎然,十足丰收季节的样子。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县财政局果断从局机关内部物色了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对当地情况熟悉的非税局副局长曹春生同志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队进驻以来,坚持把推动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目的,准确把握“精准”深刻含义,积极探索实施以产业、教育、基础设施、社保、推荐就业等为主的“六个到村到户”扶贫措施,推动扶贫资源由“普惠分配”向“精准配置”转变,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成效由注重“人均”向强调“人人”转变,竹溪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队长曹春生刚到竹溪工作,一时没有头绪,通过一户一户走访基本掌握了竹溪村的大致情况。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收入情况。建档立卡,被列为该县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县扶贫办、乡镇、驻村工作队先后对建档立卡数据进一部核实、修改、完善,对全村265户1122名村民逐一进行评估打分,对贫困户进行准确核对,确保第一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实行建档立卡的主要目的,就是精准识别贫困户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为确定帮扶措施提供参考。”曹春生说,建档立卡、找准“穷根子”是手段,开对“药方子”、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着力点

  “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竹溪村村级组织活动室,驻村工作队通过开集体座谈会与全村贫困户进行面对面座谈,“你们觉得制约你们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什么,最急需解决的是什么。”、“你自己有什么想发展的产业吗”,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座谈、一对多的讨论会,驻竹溪扶贫工作队仅去年召开了不下20次。让群众自己提想法、做决策,确保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措施精准。“不代村两委表态,不代群众决策,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老百姓觉得自己最急需解决的制约生产生活的问题是什么,就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

  通过了解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想法,驻村工作队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并结合村里资源优势特点,决定按照“一户一策”扶持,引导他们走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之路。

  “这个黑山羊养殖就是我们开展的产业扶贫项目。”县财政局驻竹溪村扶贫队队长曹春生说,县财政局与竹溪村结对扶贫开展以来,扶贫工作队随即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并建议竹溪村创办特色产业,促进村民脱贫致富。“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的黑山羊养殖计划开展起来了”邓文光高兴地说。46岁的邓文光是竹溪村一位“老贫困户”,由于孩子身体原因导致家中一贫如洗。在扶贫工作队的联系指导下,2016年邓文光自主贷款5万元、筹资18万元,向毗邻乡镇已脱贫的黑山羊养殖户学习养殖经验并低价引进优质品种,从40头种羊发展到148头黑山羊,从最初的破旧羊栏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从孤身一人到聘用村里十余贫困户务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邓文光的养殖合作社还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建设了天然牧场,预计年底将达40余亩。邓文光靠着养殖黑山羊,示范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已成为村里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除了黑山羊养殖,竹溪村目前还发展了水产养殖21亩,种植油茶700亩、松树400亩、生姜5亩、药材3亩。帮扶竹溪村已完成投入9万元完成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工作,预计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6-7万元。

  小处着手提升“温暖度”

  “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百姓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竹溪村54户贫困户,每家每户从衣食住行、到家庭成员情况,曹春生记得清清楚楚。家家户户的困难都挂念着,不仅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更尽自己能力帮助他们。当了解到竹溪村邓文光家庭中两个残疾人、治病欠下10多万元时,曹春生多次上门与他谈心、拉家常,鼓励邓文光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时帮助他申请易地搬迁解决房子问题,免费发放200只鸡苗,还办理低保,帮助他解决养殖难题。邓炼器老人一家,他们二老都已有80来岁,儿子患尿毒症常年在广州住院治疗,报账十分不便。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帮他家解决了报账不便的问题。同时,联合驻村领导和村主干下发通知,将医保报账所需资料和手续流程告知全体村民,在办理过程中,通过统一收集资料,由工作队统一到相关部门办理农合报账手续、大病保险救助、大病医疗报账等。在工作中,群众们和曹春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提起曹春生,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

  除了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进行“造血”帮扶外,对于无劳动能力或因残疾智障等原因致贫的31户87人,全部纳入了低保兜底保障,并对5户15人实施了医疗救助。作为对口帮扶单位,永兴县财政局还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对他们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不断强化扶贫帮扶力度。该局局长谢建国多次带领干部职工深入竹溪村,走访慰问特困党员、计生帮扶户、留守儿童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先后发放帮扶慰问金2万余元。通过一件件小事,不断取得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自从担任竹溪村第一支书以来,曹春生就住进了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做事。竹溪村村情复杂,多项扶贫项目遇到了阻碍。今年5月份,为了做好光伏发电项目,村民们意见纷纷,甚至起了矛盾。曹春生为了解决选址问题,召集村干部、小组长商量了一个通宵,终于把选了一个大家都没有争议的地方。曹春生身体不好,在6月,更加繁重的精准扶贫工作压在他身上,同事和家人都劝他好好休息,可曹春生硬是挨了一个月,把事情做好,这才放心请假住院去了。

  创新思路走出脱贫新模式

  为积极探索金融扶贫路子,永兴县借助金融杠杆作用,于去年推出了“政府搭台、银行帮扶、企业唱戏、贫困户受益”的“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政策,即由贫困户申请扶贫贷款,并将贷款交由扶贫经营组织统一管理和使用,收益共享,在贷款到期前,由扶贫经营组织代贫困户偿还贷款,贫困户可年享10%保底分红。为充分利用这一金融扶贫政策,扶贫工作队员上门入户调查摸底、宣讲政策,积极动员没有能力自主创业的贫困户与扶贫经济组织县银都集团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通过评级授信获得小额贷款。最终,竹溪村共有2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共110万元投入县银都集团,年底每户分红5000元。除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政策,扶贫工作队还通过走访调查,为11户贫困户争取贷款53万元,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

  扶贫工作队进驻以来累计筹资110余万元,修建了2条共2.9公里通组公路;筹集50余万元建设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对26户农户实行统一建房;启动村级卫生室建设,方便村民就近就医;启动小农水项目建设,修建水塘五口、水渠2000多米,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此外,组织村里投入9万元建设了光伏发电站,预计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6-7万元。2016年底经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核查,竹溪村符合省定脱贫标准,正式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


永兴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997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