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文旅融合赋能“三资”盘活
今年以来,郴州市以承办第二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强化文旅融合赋能,推动资源资产活化转化。截至8月底,郴州市依托闲置资源资产实现文旅项目引资37.7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36.5亿元。
一是点亮绿色生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借助旅发大会,将公园、林业等资源评估作价,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两山”转化,实现收益倍增。市财政引导基金与顺峰公司、郴投集团合作开发高椅岭,打造网红旅游打卡地,仅“五一”期间就实现门票收入2100万元。宜章县将莽山国有林场评估作价,与中景信集团共建5A景区,1-8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1亿元。苏仙区利用温泉特许经营权及天堂温泉资源,撬动社会投资36亿元打造温泉小镇,预计年收入3亿元以上。
二是激活文化基因,把传统古村变旅游新村。深入挖掘历史文脉,精心策划开发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项目,推动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汝城县依托“半条被子”的故事,以沙洲为中心,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胜地;今年来,共获得中省专项资金2.6亿元,实现招商引资14.88亿元,“五一”期间旅游人次达3.2万,实现收入1785.3万元。苏仙区投资开发瓦窑坪古村落,打造湘南民俗特色的“千年烟火气,郴州十二坊”,目前,已入驻商户55家,日接待游客达到5000人次,年创收预计超6000万元。
三是唤醒时代记忆,把废旧矿区变成旅游景区。盘活利用闲置废旧厂矿,打造具有年代感、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基地。苏仙区将闲置的711工矿小镇,打造成军工主题的时光小镇,预计年接待游客量超160万人次,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