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种粮大户喜算惠农收入账
8月上旬,正是早稻收获季节.。聊起惠农强农政策给农村群众带来的实惠,溆浦县双井镇花口村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的李广乐心里乐开了花,掐着指头给县乡干部算起了收入账。
第一笔账:种田收入不少于20万元
前些年,李广在外地承包林地。2009年初,他回乡时看到,由于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很多稻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加上多数农民没有规模化开发利用土地的意识和能力,仍采用“牛耕人播”的传统方式,种田难以增加收入。看到这种情况,李广决定回村种田。
按每亩每年给农户
有各级政府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李广对今年增收充满信心,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他走村串户“流转土地”。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听到每亩田租出去一年就有400来元收入的好消息后,纷纷租给李广耕种。李广说,今年他租种田地1200多亩,估计一年下来就有20多万元。
第二笔账:两项补贴超过20万元
谈起农机补贴,李广说:现在农村请人干一天活,要花五六十元,如果继续按过去传统的耕作方式种田,也赚不到多少钱。机械化种田划算得多,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还能享受补贴。2009年,光买农机就有17万元补贴,良种补贴有5万多元,两项加在一起就超过了20万元。
2009年,中央和省里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溆浦县财政还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对粮食生产扩面增产、新技术推广和种粮大户进行奖励。
为了搞机械化种田,2009年,李广筹资43万元,购买了插秧机、耕田机、拖拉机、烘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设备,享受到了惠农政策的阳光。
第三笔账:为土地流转户增加租金收入近30万元
过去,在外务工的农民不是无偿将自己承包的田地给村里人种,就是任其抛荒。现在,李广通过流转土地开展规模种植后,不仅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李广说:2009年租种稻田447亩,按每亩租金400元计算,流转稻田的农户光租金收入就有17万多元。今年租种农民田地1200多亩,其中流转群众稻田700多亩地,流转农户光租金收入就有28万元。
现在,李广还与村里27个农民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安排他们接受农业部门技术培训。“他们一年干7个月农活,每人月工资1200元,仅这笔工资收入总共就有22万多元。”李广说。此外,通过流转土地,还可以使1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安心外出务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