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财政:积极探索赋有县级特色的财政内控信息化新路径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3年09月04日 15:56 【字体:

财政内部控制建设是完善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双安全的重要措施。中方县作为湖南省财政内控信息化建设7个试点县市之一,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跟踪、管理、监督,稳步推进财政内控信息化建设,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提供具有县级特色的试点经验。

一、精心谋划,积极部署内控信息化试点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局领导高度重视,在项目建设之初,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业务研讨会,充分听取班子成员、业务骨干和第三方技术专家的意见建议,形成了总体建设思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局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中方县财政局内控信息化工作建设方案》,部署推进工作,组织开展业务讨论,优化内控信息化系统,确保内控信息化试点工作推得动、完得成、拿得出。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主任的内部控制委员会,下设内部控制办公室;组建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各股室长为成员的财政内控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小组。明确专人担任内控信息化建设联络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保障了内控信息化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强化经费保障。聚焦内控信息化建设要求,安排内控信息化建设经费150万元,用于财政内控调研、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系统软件开发、后期软件升级维护等工作内容。

二、上下联动,“闭环”式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直面县级财政内控制度不成体系、不够完善的痛点,以从制度层面规范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为目标,通过前期调研、领导初审、股室完善、整理润色的“闭环”工作方式,抓实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内控办和第三方技术团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深入局机关各股室梳理汇总股室业务风险点和制度漏洞,形成内控制度初步方案;二是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审订初稿并提出意见后下发至相关股室进行完善;三是股室结合领导意见及工作需要,充实完善内容;四是发回内控办和第三方技术团队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润色,形成最终的《财政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汇编》《股室业务风险防控制度汇编》等内控制度资料,为内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三、目标明确,打造高效实用的内控信息化系统

以县级财政内控难点为突破口,明确系统建设目标。一是拓宽财政监督维度。通过内控信息化系统的介入,将财政监督由纠错型向控制型、由“扫尾”型向预防型、由检查型向复核型、由静态向动态、由人工参与向自动化转变。二是构建同向并行监管。以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回流数据为依托,“同向并行”监管业务数据流,做到既衔接数据又确保内控信息化系统不会干扰到各股室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中的正常业务。内控信息化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梳理出制度类和业务类风险管控规则228条,纳入系统189条;发出制度类风险预警提示28条,提取到预警记录数据36个;发出业务类预警提示992个,提取到预警记录数据6400余条。三是实现全过程财政监督。立足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聚焦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将落实“三保一防”、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强化支付对象管控等目标深植于系统开发以及规则设计中去,实现对财政业务风险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监管。

四、大胆创新,量身定制特色功能模块

为扩大内控信息化系统的监管覆盖面,强化内控信息化系统的成果应用,结合工作需求,县财政局定制开发了“三大”功能模块。一是报表导入模块。利用该模块破除只有预算一体化回流数据的约束,实现跨业务系统的管控功能,重点针对数据量大、人工审核困难的业务进行专项监督。例如:结合惠农补贴到户资金发放的县情和特点,在内控信息化系统中预制了规则,通过导入“一卡通”发放数据,实现了半自动化预警,大大节约了人工审核的时间。二是内控运行报告模块。该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自动生成风险总体情况报告以及具体风险明细清单。通过这份报告,既可以为领导决策部署、直观掌握全局财政内控风险情况、了解各股室工作情况提供依据,又可以作为各股室绩效考核的佐证,为财政内控产生实效打下基础。三是内控考评模块。该模块可以针对某一个风险点由内控办主动发起或按计划自动发起考评任务,在股室自查、自评后,再返回内控办进行审核、考评,对不及时处理的问题可以发起督办。通过综合内控运行报告以及考评模块的结果,可以对各股室在内控信息化系统中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排名。


中方财政:积极探索赋有县级特色的财政内控信息化新路径

2947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