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四个严格”抓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今年以来,通道县财政局紧紧围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四个严格”为重要抓手,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一、严格制度管理,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过紧日子制度落到实处。一方面,出台《过“紧日子”压减支出方案》等文件,从规范人员经费开支、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整合归并专项资金、盘活存量资金、节约利息开支、严控新增支出、精准编制支出计划等8个方面,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实落细,每年压减一般性支出近1300万元,约占部门项目支出的7%,将压减出来的资金,重点保障用于民生领域和其他确需保障的重大事项支出。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三公”经费管理等21个方面对财政资金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科学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二、严格预算管理,把牢资金源头
一是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坚持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坚决打破“基数+增长”的原则,根据财力情况,打破支出固化、基数概念和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从实际需求出发,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在预算源头严控部门项目和一般性支出,2022年压减部门支出7717万元,较上年压减比例24.9%,2023年压减部门支出2893万元,较上年压减比例13.6%。二是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管理。以绩效为抓手,努力打破利益固化和专项资金能增不能减的格局,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和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对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压减,非重点、非刚性和非当前必需的支出一律取消。三是强化财政评审项目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评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把关资料评审、预算评审、现场勘查、材料调查、审核程序“五道关口”,节约政府投资成本。2023年完成审查预算项目93个,送审金额5.9亿元,审定金额4.99亿元,审减金额0.91亿元,综合审减率为15.42%。完成政府投资审计结算项目60个,送审金额3.3亿元,审计结算金额3亿元,审减金额0.3亿元,综合审减率9%。四是强化“三资”盘活管理。集中全力盘活资产资源资金,强化盘活存量就是做大增量的意识,通过“用、售、融、活”四字诀,将“闲置资产”变为“增收活水”。2023年全年实现盘活“三资”总收入14.92亿元,盘活收益入库总额6.93亿元。
三、严格支出管理,着力管控计划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把紧、把牢支出口子。一是建立资金监控机制。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直达资金系统建立预算执行监测督导管理机制,每月定期通报当年度预算单位“三保”资金、直达资金及其他资金执行率。要求部门每月支出进度不得低于序时进度,对未达到预算执行率要求的单位,年底相应收回进度滞后的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其他项目。二是建立支付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支出计划原则,在资金的具体支付安排上,对暂不具备支付条件、非刚性非重点的支付工作暂时不予考虑,严格执行财政资金调度工作“五步”规则。一是5号之前汇总当月全县支出计划;二是10号之前明确当月的财政的收支计划;三是15号之前发放全县在职人员的工资;四是20号之前明确债务支出计划;五是25号之前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在上述支出计划完成的情况下,余下的资金用于保障全县急需支付的涉及民生等项目。
四、严格监督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一是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出台《通道侗族自治县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办法》文件,明确将结转超过两年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超过一年的本级部门预算支出资金、预算单位当年追加预算资金年终结余资金等结余资金,收回财政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和防范化解债务不暴雷,确需继续使用的资金,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重新履行审批程序。经过清理,2023共收回存量资金1.06亿元。二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所有部门单位资金全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闭环支付,从严从紧监管财政资金,全面落实专款专用制度,防止项目资金相互之间进行调剂使用。三是加强资金监督检查管理。开展全县财政秩序专项整治、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专项整治、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等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保障资金廉政安全。对违反财政纪律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通过采取扣减考核评分、扣减当年度或下年度预算资金等措施进行责任追究,推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