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五法并举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
在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问题上,双峰县积极探索,扎实推进,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成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确保在省里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同时建立严控新债稳定机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清理核实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双峰地处湘中,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教育大县,也是国家级财政困难县。全县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322所,单独报账的联校和单位73个,其中县三中、县四中、县五中、县八中4所学校是初、高中混合制学校。截止2010年12月,全县在职教师7255人,在校学生102628人。
债务情况。自清自查阶段,该县各乡镇和学校上报义务教育其他债务余额2880万元。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审计厅、省监察厅联合文件下达以后,该县在乡镇和学校自清自查的基础上,对全县73个报账学校申报的142个义务教育其它债务项目,逐一进行了审查复核,最终确定主体负债项目57个,认定债权人169人,锁定债务余额1982万元,其中乡镇主体债务548.89万元,学校主体债务1433.11万元。
化债开展情况。一是成立了双峰县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县财政、教育、审计、监察、人民银行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确定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继续坚持以县为责任主体,由县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三是组建了以县财政局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的化债工作办公室。四是制定了《化债工作方案》。五是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工作,在正确处理“普九”债务与其他债务、上级政策和全县现实、乡镇债务与学校债务的关系上形成了共识。六是对乡镇和学校自查申报债务进行“回头看”,较好地解决了“水分债、人情债、糊涂债”等问题。
清理核实的具体做法
在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过程中,该县采取了以下5种工作方法:
一法:他山取石法。今年3月,县综改办组织财政、审计和乡镇财政所10人前往桃源县,参观学习桃源清理核实债务的先进经验,吸取桃源“四查四看”等主要做法。结合本地实际,该县再次举办了乡镇财政所所长、学校校长、化债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业务培训班,并相继召开债务清理核实现场督战会,对全县化债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培训、再落实。为进一步完善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县综改办精心设计了一套文字资料和相关数据表格范本,要求各负债主体单位重新整理此前的各种清理资料,严格规范清理核实工作。
二法:去粗取精法。摸底掌握的数据与审计审查的结果有一定差距,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分债、人情债、糊涂债”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别负债单位人为增大债务余额的,也有牵强附会罗列不实债务的,还有将运转债务纳入化债范围的等现象。该县以“吹尽黄沙始得金”的毅力,严格进行复核审查,分成2个审计组对申报债务进行“五查五看”:即“一查负债发生时间,看债务是否在化债期间之内;二查年度财务报表,看是否将已经偿还的债务列入清理范围;三查施工合同及原始借据,看债务是否真实合理;四查初、高中混合办学情况,看是否按初、高中学生人数比例分摊债务;五查负债主体申报资料,看债务证据链是否完整严谨。”通过两个月的审计工作,审计锁定农村义务教育其它债务项目57个,比自查申报审减85个,审减率达32.9%,锁定债务余额1982万元,比自查申报审减898万元,审减率达31.18%。
三法:多头兼进法。在清理核实工作中,该县采取多头兼进的措施,实施内容具体表现为“两个结合、一个衔接”:一是债务来源与债务用途相结合,主要查“借入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中的债务来源处理方法,查“基建支出、购置支出、其他支出”等会计科目中的债务资金使用情况。二是总账与明细账相结合,主要查总账债务余额是否在明细分账中体现到了具体的债权人。三是债务主体单位总账与基建专账相衔接,针对少数负债主体与项目主体分别为两个单位的特殊情况,以基建开工与完工为时间界点,以基建收入和基建支出为核算基点进行重点核查,要求基建专账业务适时结转纳入单位总账核算体系。
四法:情景再现法。对当年因山洪爆发导致山体滑坡,致使梓门桥镇某学校原始会计资料被特大洪水毁坏冲走,会计资料永远无法找到,现仅存债权人手持一张白条欠款借据的现实情况,该县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一是现场勘察学校状况,向当事人和目击者调查取证。二是调阅当年气象资料和民政部门报灾资料,极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三是与债权人进行质对,复印原始借款欠条,由县、镇两级化债办按规定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再予以审计认定。
五法:系统甄别法。将审计锁定的债务输入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监管系统时,发现某学校有3个债权人的名字与将要获得偿债资金的收款人名字不一致,经调查核实,这3人因为长期得不到偿债资金而去外地发展,委托自己的亲戚或子女处理债权问题,其中有1人是亲戚关系,有2人是父子关系,还发现某学校将审计未认定的债务利息计算到了债务余额中,超出了锁定的债务范围。对于债务监管系统甄别出来的这些问题,该县在系统数据上传省、市化债办之前,组织债务清理单位及时整改纠正。
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掌握政策,做到工作上少走弯路。在清理核实初始阶段,该县就注意防止不切实际的利益最大化倾向,对乡镇和学校上报的债务余额认真复核审减,坚信“化债奖补资金不与债务余额直接挂钩,中央和省级资金按因素法进行分配”的政策不会变,在清理核实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清理核实,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通过对债务的清理核实,正确处理“普九”债务与其他债务、上级政策和该县现实、乡镇债务与学校债务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五个满意,即“学校满意、乡镇政府满意、债权人满意、教职工满意、人民群众满意。”
化解债务,为教育发展再注活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化解,为该县卸下了1993—1997年间形成的久拖未决、困扰教育发展的5000余万元债务包袱,迎来了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本次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该县1998—2005年的义务教育债务将得到化解,为快速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精心组织,提高了人员综合素质。清理核实工作班子由县化债办从财政、教育、审计、监察、乡镇财政所等单位抽调,组成人员中既有领导干部,又有业务骨干,其中有4名审计师,5名会计师,3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从业资格人员,专职专责进行清理核实。通过专业审计、会计监督和债务系统监管等工作,大大提高了人员的综合素质。
几点建议
加强政策指导。建议省化债办将化债政策和文件直接传达到县综改办,以便县里及时掌握政策,把握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同时对一些疑难问题和复杂情况进行收集,集中研究处理并编印《问题解答手册》,使化债工作规范有序。
促进工作交流。建议省综改办综合各地做法,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编辑《信息简报》、《信息专报》等方式,推介一些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各地化债工作提供借鉴。
及时下拨资金。由于县级财政普遍吃紧,特别是双峰这样的农业大县,财政困难更加突出,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建议省财政及时拨付化债奖补资金,同时相应解决县级化债办适当的工作经费,或者出台提取工作经费的政策,以此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化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