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四条举措促乡村旅游日益红火
日前,来自福建、深圳、香港等地的近百名游客兴致勃勃地来到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葡萄园、岩口三友农庄和生态农产品葛根基地,或品尝葡萄、或披蓑独钓、或荡舟采莲,个个陶然若仙。这是冷水江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结果。据了解,冷水江市已发展乡村旅游接待点37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创造收入近2亿元。
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冷水江市将旅游业作为核心产业来抓.尤其对农家乐旅游予以高度重视。该市依托成熟景区,立足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引导、扶持、规范、提高”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一、巧引导。该市制发了《冷水江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乡村为主、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的原则,把乡村旅游做为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接续的重要一环来对待,组织旅游及相关乡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在市内相互学习观摩,提高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意识。
二、强扶持。将乡村旅游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大格局,与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全面促进冷水江市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区域内20多个景点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并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乡村旅游的硬实力。
三、严规范。制定农家乐旅游市场准入、挂牌管理等制度。成立乡村旅游协会,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系列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开展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目前冷水江共有1处国家级生态葛根农产品生产基地,2处接待点被省旅游局评为“四星级休闲农庄”。
四、争提高。利用分布全市乡村的梅山蚩尤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及现代知名作家谢冰莹故居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联合旅行社打造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精品路线。通过举办“农产品博览会”、“新农村体验游”、“杨梅文化节”等活动促销乡村旅游。现在冷水江已基本形成吃、住、行、游、娱、购物等多层次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