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辖16个乡镇、1个县级经济开发区,897个农业村、36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万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截止目前已普遍处于相继衰退或惰性发展状态。该县从政策和资金等六个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引导村级集体浴火重生、再度复活,从发展困境中实现成功突围。 一是工业乡村由地下发展转为地上发展。以煤炭采掘为主的工矿村,自关闭小煤窑政策出台之后,曾经的经济活跃村变成了呆板村,存款村变成了负债村,被关闭的小煤窑善后治理工作致使村级组织苦不堪言,村级集体经济亟待实现转型发展。蛇形山镇的泉山村和越山村,成功尝试“由地下转向地上”的转型发展之路,采取“只卖地下,不卖地上,只租地下,不租地上”系列措施,在地上青山和遗留矿棚上续写绿色产业新文章。泉山村矿山上面400亩林地,50亩山地被征收修建娄双大道,取得征地收入80万元,350亩林地有计划地改造成油茶林基地,预计每年收益200万元。越山村利用娄双大道过村优势,计划对村矿区2栋旧房进行改造,建成商用面门20个,仓储库房2000平方米,预计每年出租收益100万元。
二是依托传统产业创新衍生新型集体经济。以石膏采矿、加工为主的工村业,面临资源枯竭和绿色环保产业等挑战,改造、去能、降耗、创新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任重道远。如梓门桥镇白山村1996年开办石膏矿,给当时一穷二白的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20多年的开采过程,诸如高耗能、石膏资源逐渐枯竭、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不利于长远发展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无遗。2015年,白山村动用2500万元村级集体积累,新建年产量约25万吨的全机械化新型矿井,全面提升石膏矿的采矿能力,提高总体经济效益和集体收入水平。该村以此衍生出2个新型集体经济增长点:第一,创新引入石膏粉深加工生产线,建成现代花园式石膏矿和加工厂,借鉴乡村旅游思维开启工业园区游玩观赏。第二,该村引入外商建成白山花炮厂,利用土地流转政策以地折价入股,村级集体持有10%股份,使之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是多方联手共建共创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县多个乡镇的部分村,利用坐落县城和中心镇区地理优势,联手共建共创集体经济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应。如永丰镇城中居委会地处县城中心,通过与周边单位和入驻企业共建共创,对原村部用地和安置用地改造成商用门面,该村3处房产地面面积5200平方米,原值不到300万元的资产,市场评估价值已超过3000万元,每年门面和房屋租金200万元,成功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青树坪镇青树村地处双峰二中周边,趁双峰二中不断扩建之势,以本村土地和旧房支持双峰二中扩建,双峰二中出资替该村异地新建5000平方米房产与之置换,该村每年获取租金30万元,同时利用本村50亩集体山林和闲置土地,引入老板兴办私立学校,趁机建成村级服务产业园,预计2020年村级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共建共创已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是引用期货商业理念破解资金短缺瓶颈。把期货商业理念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域,以此顺利破解发展资金短缺瓶颈,是双峰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又一模式,实践证明是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好捷径。如永丰镇犁头村地处县城开发区,5年前在县城主干道旁兴建村级活动场所,当时预算需要投资300万元,村级自有资金仅有50万元,项目一度面临流产。该村运用期货思维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将村级活动场所效果图向社会公开展示,整体预租5年一次性取得招商租金200万元,建成“泓廷大酒店”标志性建筑,每年可以获取招商租金52万元。永丰镇定源村借鉴犁头村的经验,以同样方式先一次性取得100万元租金,用于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有效缓解了村级集体建设资金困难。
五是土地流转政策开启集体经济发展新通道。充分用活土地流转政策,开启集体经济发展新通道,在全县乡村取得较好成效。如三塘铺镇东方村集体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全村500余亩耕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本65万元,其中土地经营权折股26万元,现金入股39万元,发展成员293户。成立东方村劳务服务公司,对内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注重培养管理型、复合型、能带头的领军人物。对外积极争取工程项目,承包分包工程,将本村闲置劳动力安排务工。通过领办合作社和成立劳务公司,打造村级集体服务新平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新水平。石牛乡山口村和龙上村,分别拥有5000亩以上山林面积,他们引进竹木加工项目,组织上由村级集体领办专业合作社,管理上实行公司企业制,分配上按股分红,村级集体可以取得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收入,农民群众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六是盘活现有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新经济。针对地下资源日益枯竭,地上资源沉睡不醒的现状,该县引导乡村盘活现有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如“归古国际旅游”落户青树坪镇大联村,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集中水田510亩,旱土94亩,林地287亩,水域113亩,合计1004亩山林田土给“归古国际旅游”拓展发展空间,农民群众获得400斤/亩稻谷租赁资金,村级集体获得10斤/亩稻谷管理费,并在旅游区开发“农产品商业步行街”,全村农产品越销越远。石牛乡精心打造“石牛一日游”项目,从九峰山—两丝瀑布—李子坪—罗泽南故居—八本堂教学—南冲避暑享受—春季踏青登山—夏季休闲垂钓—秋季采摘娱乐—冬季赏雪破冰,让系列景观像冰糖葫芦一样串烧起来,文化内涵再辟新境界,经济收入又获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