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3月09日 00:00 【字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2017年,涟源市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抢抓政策机遇,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精致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五个方面下功夫,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重投入、促提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以特色县域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项目、资金、技术、生产要素等向园区聚集,实现“一心两翼”协同发展,将园区建设成为引领涟源现代农业发展的“桥头堡”和示范区。加快桥头河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提质升级改造。将桥头河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全力推进桥头河蔬菜公园提质工程建设,完善园区内旅游设施,搞好园区内绿化、亮化、美化。积极推进博盛生态牡丹园、户外体验设施建设。全力优化邬辣妈食品生产环境。加快推进丰乐乡生态园建设进程。积极推进忠食菌业、肖老爷食品、祥兴农业等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经开区农副产品加工园扩容增量,园区计划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20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00000平方米,新引进5家具有较大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入驻园区创业发展。加快龙山生态农业旅游景观建设,紧抓大龙山旅游开发的战略机遇,重点抓好杨市、茅塘生态观光旅游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和以奖代投力度,加速宇城蓝莓休闲观光园、孙水河谷葡萄酒庄三产融合建设进程,抓好园区道路、基础设施、绿化亮化建设。 

  二、扩基地、塑品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突出粮油、畜禽、果蔬、药材四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集中扶持1-2个优势品牌,积极争创“中国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积极支持“桥头河蔬菜”、“ 富田桥豆腐”、“ 枫木贡茶”等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以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蔬菜产业、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桥头河特色蔬菜小镇、杨市田园风光特色小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支持蔬菜标准化设施大棚建设,力争进入全省40个蔬菜重点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猪、肉牛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产量和产值年递增5%以上,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三、扶加工、强龙头,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全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经验。充分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林业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精美休闲农业 

  四、推改革、互结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手段,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速公路经济带节点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产业发展特色镇建设,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打造一批特色村镇和美丽乡村。结合脱贫攻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整合政策资源和各项惠农资金,探索扶贫产业园建设,开展“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结合农业农村的总体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 


涟源: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997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