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3年01月25日 09:25 【字体:

  古丈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著名的“茶叶之乡”,茶叶是该县传统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古丈生态条件独特,茶文化历史悠久,古丈毛尖在唐代即为贡品,先后获“中国十大名茶”、“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地方公共品牌”,2011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古丈县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积极做好“茶文章”,加快推进茶叶产业步入科技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强化制度保障,确保全力推进。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建设的意见》,举全县之力狠抓茶叶产业。以茶叶局为牵头单位,以县直单位为主体,以村组为落实单元,将每年1万亩茶园新扩任务全部分配落实到65个茶叶开发村和相应的挂村责任单位,并实行书记、县长联络员制度,由责任单位一把手担任联络员,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作为重点调度项目,强力推进茶园基地建设。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整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期扶持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移民后靠扶持资金、国土土地治理等资金,用于茶叶产业基地建设。

  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市场活力。通过自我加压,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2300余万元,为农民补助茶园新扩资金每亩1300元;茶园品改补助每亩1500元;茶园低改补助每亩500元。每新开一间古丈毛尖形象店,省外补贴5万元,省内补贴3万元。对县内销售大户,年度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年底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同时,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鼓励茶叶企业争创龙头企业,对获国家、省、州级龙头企业称号的茶叶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村发展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茶农经营组织化程度。扶持茶叶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完善惠茶政策,茶商售茶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种茶热情空前高涨。

  强化品牌战略,拓宽销售渠道。该县将茶叶作为全县第一富民产业来抓,在强势推进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行精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做好宣传推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依托沈从文、宋祖英、袁隆平、何纪光等名人效应,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举办大型推介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至今让人念念不忘,宋祖英一曲《古丈茶歌》唱响了上海世博会。2012年4月22日在古丈县国家级地质公园红石林景区,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古丈)第二届茶文化节——“红石林”杯茶歌大赛。古丈县与来自北京、河南、江西、台湾等地的28家茶叶企业签订贸易合同达1.6亿元。通过一系列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古丈毛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县共有中等规模茶叶生产销售企业40余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65家,在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建立网点42个,发展经销商160余个。茶叶产品畅销日本、俄罗斯、美国等20多个地区和国家。

  截止目前,全县共新扩良种茶园5.18万亩,引进优质茶叶品种10余类,建立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3万亩,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11.86万亩,率先在湘西州实现了农业人口人均1亩茶的奋斗目标。2012年,全县茶叶加工总量达2946吨,同比增长17.65%,实现产值2.12亿元,增长29.27%。全县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有3家,过100万元的企业有8家,茶农亩产收入平均达4000元左右,茶叶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古丈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助农增收致富

998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