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财政:助力一事一议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6年08月04日 00:00 【字体:
  泸溪县位于我省西部,湘西州东南端,沅水中游,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县、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五强溪水电站移民库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

  泸溪山水毓秀,沅江碧水悠悠,民俗风情浓郁。佤乡山歌、踏虎凿花、苗族数纱,令人迷醉;盘瓠文化、辰河高腔、悬棺之谜,令人沉思;平安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令人称赞。全县辖74147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0%

  2009年以来,该县财政局以“依托山区、服务苗区、建设泸溪”为题,全力助推一事一议工作进展,实现“机制切实创新、成效令人满意、群众拍手叫好”的总目标,为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推进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据统计,该县共计完成一事一议项目888个(包括集中连村试点项目)、美丽乡村试点项目1个、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2276.62万元,其中农民筹资筹劳3207.69万元、财政资金8531.23万元、其他资金537.7万元。在888个项目中,村内主干道建设项目510个,新建及整治村道泥结碎石553.5公里,硬化道路370.4公里;五小水利设施项目332个,新修水渠82.2公里;村级活动场所15个;垃圾污水处理11个;村庄绿化亮化20个;美丽乡村试点项目1个;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岩门古堡寨建设项目1个。全县134个行政村,20余万农民群众直接受益。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该县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各部门精兵强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11个乡镇分别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根据职能范围,明确部门各自分工:财政部门做好具体组织,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经管减负部门负责村民筹劳审核,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交通、水利部门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技术指导、竣工验收;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组织协调,指导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从山区丘陵、民族地区、基础薄弱等客观实际出发,采用形象生动、易于接受、朗朗上口的宣传方式,利用赶集日、“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地区节日,通过专场宣讲、宣传手册、电视、报刊、网站、短信等开展专题报道。通过一事一议讨论会议、村务公开栏、一事一议宣传条幅、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发挥村主干的主力军作用,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利用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绘画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自身条件,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手把手、口传口、点对点的自己学习政策,自己了解政策,自己宣传政策,一事一议宣传通俗易懂、深入民心。三是落实公示公开。实行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执行“先议后批、先批后筹、先筹后建、先建后补”的工作流程,公开、透明、阳光的解决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凡经过一事一议形成的建设项目都树立标识牌,标注新建时间、筹集金额、责任单位等相关内容。在村交通要道、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定期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财务公示、进度公示、筹资花名册公示、会议记录公示等。

  二、强化民主评议夯实工作根基。一是村民主动发声。该县将需要兴办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列摆出来,进行梳理归类,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村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项目预算、实施方案、筹资筹劳及工程管理等相关事宜,形成会议记录、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所有“一事一议”项目都经过规定程序和步骤,真正做到让村民发声,大家事大家提,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干,大家事大家管。二是运用好“三个三”。1.实行“三个优先”。即上年未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村优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优先,财政奖补项目考核获一、二、三等奖的村优先。2.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水利设施项目,突出村内环卫项目,突出浦市古镇及周边新农村建设。3.坚持“三个严格”。严格把握范围,择优确定重点项目,提高奖补额度,每个重点项目奖补1015万元。严格操作程序,把握项目拟定、初审、审批、公示、民主议事、筹资筹劳审批、实施、验收、决算和申请奖补等10个环节。严格业务培训,加大对镇村两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准确掌握政策,提高工作水平。三是落实监督管护。该县所有通过一事一议形式筹资筹劳建设的公益项目,均由35名受益群众代表和村民监督小组共同配合,对工程进展、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该县山区多,项目施工难度大,有的项目甚至需要驴驮马拉,二次搬运费用较高,在集中投入将项目建成后,该县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的所有权,严格落实村主任的主体管护责任,提高项目长期使用效益。

  三、强化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明确制度。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村民大会民主推选投票产生,主要是各村中威望高、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让他们进行民主监督、调处矛盾、奉献余热。本着“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的原则,对行政村管护资金实行普惠制,对先进村奖励资金和示范村重点项目奖励资金实行特惠制,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保证已建公益事业项目的持续使用,激发广大农民建设公益事业的参与热情。二是出台文件。结合该县实际,先后出台《泸溪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泸溪县一事一议项目申报方案》、《泸溪县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月调度、季考核、年评比”的工作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全面指导该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三是创新机制。2015年以来,该县创新以乡镇为单位的评审监管机制,对每一批次一事一议项目进行集中验收,集中评审,做到“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的评审监管全覆盖,共计完成项目102个,完成审减资金90万元。同时,加强对村级筹资筹劳的监督,对违规使用一事一议资金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规范村干部行为,防范和避免村干部在执行和落实一事一议制度上的个人随意性及独断性。

  四、强化资金管理筑牢监管“围墙”。一是严格资金管理。实行财政奖补资金专户管理、奖补资金预拨和清算制以及财政奖补资金报账制。各镇财政所将财政奖补资金设立专账管理,统一纳入当地乡镇财政所设立的“村帐乡代管”账户,由所长和会计专门负责对财政奖补资金进行会计核算,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在账务处理时,实行专项核算,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在凭证上签字,并附报工程合同书、工程预算书、工程决算书、工程理事会验收报告、税务发票。二是完善拨付机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户运行,奖补资金拨付由村支两委、乡镇向财政局书面提出拨款申请,经批准后及时划拨到乡镇财政所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专户。镇财政所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和财政奖补资金表,按照政策规定核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村级报账时原始发票必须由村民理财小组、村支书签字。三是管好项目资金。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受能力,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优先建设农民积极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项目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管理,镇纪委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顺利推进。

  “一事一议任重道远,脱贫攻坚负重前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利益,事关脱贫攻坚重任,事关全面小康建设,泸溪县财政局将进一步抓好一事一议工作落实,打通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泸溪财政:助力一事一议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998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