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财政“三个两”模式打造旅游新格局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8年10月22日 00:00 【字体:

  近年来,东安县首创“两引领、两推动、两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目前已被评为第三批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

  一、 抢先机,“理念+思路”两引领

  东安财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旗帜鲜明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财政工作指挥棒,突出践行关键在理念,关键在思路。坚持“理念、思路”两引领,财政依托生态优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把实施“旅游活县”战略作为打造绿色财政的新引擎,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微旅游目的地,全力支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方法路径;坚持发展旅游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达到“百姓富、生态美”“环境增绿、财政增收”有机统一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绿色财政建设新路子,架通了“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64.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2.387亿元,带动十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二、 精执行,“保护+开发”两推动

  坚决执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发展路子,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财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把生态和旅游融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着力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财政出台补贴政策。凡今年以来开工和建成的,在景区和景点投入的基础上补贴20%;落实配套政策。对重大旅游项目,县里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配套奖补支持;创建奖励政策,搞好品牌创建,凡利用民间资本、土地入股,把老百姓的资本融合起来,星级创建成功的景区和酒店,按创建等级进行奖励;全程落实代办服务,凡来东安投资旅游的项目,由县里安排专门的班子成员实行跟踪服务,所有手续全程代办。极大地激活了旅游消费新动能,全县以“旅游+”模式,融合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形成旅游业与相关领域和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擦亮东安生态名片,打响东安文化品牌,让游客来到东安、回归自然,享受到新鲜空气、洁净泉水、绿色有机食品;欣赏到优美秀丽自然风光、回归到“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共享大美东安的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花红草绿,加速形成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强内生,“平台+质量”两服务

  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探索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域融合”的市场化发展模式,打造全域“景区化”大平台。一是实施“互联网+旅游”,启动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发“乐游东安”旅游平台,开通东安微旅游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实现全县所有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二是始终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把街道当游道建,把田园当公园建,把庭院当花园建,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打造一街一风景、一路一特色、全域是景区。确立了潇湘第一湾生态旅游度假区、紫水湿地公园、黄金洞国家森林户外运动公园和石林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等17个旅游重大项目。“小城大世界”商业文化旅游综合体建成开业,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了芦洪市“一带八景”旅游观光休闲副中心,成功创建湘江第一湾、南溪花海、塘家梯田等100多处微旅游景点和大江源、慢生活、永阳、高岩等100个农庄、美丽乡村。三是始终践行“多规合一”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把东安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微旅游目的地打造,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行全域资源和部门大联合、大整合,全域文明大创建,把东安变成处处是“景点”,人人是形象,到处可游览的大景区,高质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行生态宜居行动计划,高质量建设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高质量普及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东安财政“三个两”模式打造旅游新格局

99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