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坚持三个强化 助推脱贫攻坚
攸县属于湖南省面上贫困县,共有贫困户12817户、贫困人口33240人,15个省级贫困村。为确保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两个确保,两个完善”达标,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强化保障扶贫
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和扶贫开发项目责任单位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单位党政“一把手”为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组建结对帮扶工作队,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结对共建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全县34名县领导、99个部门单位,组成46个工作队,每个工作队负责一个省级贫困村或面上村的扶贫工作。所有县领导、镇(街道)和部门单位班子成员、镇(街道)村干部及第一支书和驻村队员都与贫困户结对,包干到底、脱贫为止。设立驻村帮扶工作办公室,对驻村工作队及第一支部书记进行管理、指导和考核。全县帮扶工作进村入户率100%,走访慰问20000余人次,慰问资金500万余元。
2、强化制度保障。编制了《攸县脱贫攻坚规划任务书》,出台了《攸县2016年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全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启动实施了“八大工作任务”,各乡镇(街道)及项目责任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扶贫开发攻坚实施方案和年度减贫计划。各乡镇(街道)、县直和垂直管理单位与县委、县政府,各村(社区)与各镇(街道)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到岗到人。全面落实挂图作战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做到扶贫资料有专门的档案柜、专门的档案盒和兼职档案员,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档”管理。严格落实督查考核制度,制定了《攸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考核办法》,下发了《中共攸县县委攸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扶贫工作纳入县对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的考核范畴,实行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奖优罚劣、通报排名、“一票否决”。考核结果既作为各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季度、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又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重要依据。对扶贫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部门“一把手”上台作整改表态发言,真正将扶贫工作与领导干部的票子、面子、帽子挂钩。
3、强化资金保障。全年组织各类扶贫资金共2.5亿元,其中县财政预算扶贫专项资金达2250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1181万元;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91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用于贫困户脱贫及贫困村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整合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民政、教育、农业、电力、通讯等部门项目资金12000余万元;发放小额金融贷款3596.8万元;撬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5000余万元。同时,出台《攸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安排情况在县级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全部到村到户。
二、强化措施扶贫
1、产业发展推进有力。编制了《攸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制订了《攸县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实施“一村一品牌”、“一户一产业”工程。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县有1家平台公司、3家龙头企业、56家合作社与3000多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为贫困农户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攸水桑草猪养殖”扶贫产业重点项目通过“公司+农场+农户”的模式,带动156户贫困农户425人脱贫致富,人均年增收1700元以上。建立了奇瑞木业农产品加工就业、蔬菜种植、黑山羊养殖、油茶楠竹低改等34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油茶林基地1000亩、有机茶基地300亩、楠竹基地2000亩、蔬菜基地1000亩。编制了《攸县旅游精准扶贫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杨木港村马鞍山、凌云塔及富头村禹王洞、大田村酒仙湖已均纳入《攸县酒埠江旅游区总体规划》并正在实施。推广实施电商扶贫,出台《攸县电商扶贫工作落地方案》,启动实施了攸县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及电商服务点三级体系建设,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亿元,网络零售交易2亿元,本地电商从业人员200余人,带动就业100余人,攸县米粉、攸县香干、攸县晒肉、应季果蔬、农家土货等多种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各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新市镇丁家垅村等13个村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站完成并成功并网发电,宁家坪镇双松村已在株洲白关光伏产业园购买60千瓦光伏电站产权。
2、金融扶贫进度加快。出台了《攸县金融产业扶贫实施办法》,落实了350万元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及县农商行签订了贷款贴息“代缴代扣”三方协议。目前,小额信贷评级面达到100%,授信率81.06%,发放贷款3596.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数3475万的103.5%,发放小额贷款1017户,金融扶贫贷款增速达100%,高于全县各县贷款平均增速。小集村、丁家垅村、杨木港村、富头村等26个金融管理服务站建成并营运,完成年度任务260%。
3、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卓有成效。累计开展家政服务、烹调等职业技能培训6期285人,创业培训6期,培训180人次,邀请农业专家为15个贫困村993人现场讲授西瓜、蔬菜、牲畜养殖等实用技术。通过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对创业有能力、有愿望且参加创业培训的贫困户,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并将每月20日设为扶贫专场招聘日,为贫困人口提供创业就业指导、项目推介等免费服务,累计三期培育46人次参加全省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造就一批创业致富代表。同时,积极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对卫生保洁、道路养护等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贫困户。一年来,全县共解决贫困户转移就业774人,完成任务700人的110.6%。
4、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全面完成。省下达攸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2372人,今年需完成20户、70人,按上级实施要求,现已全部建设完成并实现搬迁入住率100%。根据株洲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攸县今年要完成全部搬迁任务的60%即1423人,目前也全部启动建设,拨付到位资金780万元,其中406户基本完成,年底可入住。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三最”原则,今年安排资金350万元,经严格对象认定,对2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通过签订危房改造协议,认真执行危房鉴定、三级公示审批及竣工验收程序,精心组织实施,实现竣工率达100%。
5、教育助学措施有力。在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普高教育或中职教育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对仍难以负担教育费用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予以叠加资助,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累计发放助学金1200多万元,临时救助贫困学生1000余人,发放救助款60余万元。积极落实贫困户职业学历培训、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制订《攸县2016年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职业学历培训工作方案》,全年新成长劳动力职业学历培训13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人。实施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97人。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改造项目5个,农村小学改造项目5个。
6、医疗救助力度加大。对33240名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实现贫困人口参合率100%。对参合贫困人员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单病种、住院分娩等定额补偿的除外),补偿比例提高10%,并实行“一站式”结算。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参合贫困人员符合攸县特殊重大疾病门诊补偿范围的,补偿比例也提高10%。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政策,对建档立卡低保困难群众、特困人员,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积极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活动,有2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站所配套,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同时,县里还安排了50万元,计划在春节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救助对象另行补偿。
7、保障兜底全面铺开。出台了《攸县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实施方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融合”,对无法依靠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及特困人员实行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同时,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农村低保一档发放标准为155元/人/月,二档标准为90元/人/月。全面完成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认定低保兜底对象1219户,4102人,五保432人,一般低保4911户,16123人,并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兜底对象补助标准为260元/月,从4月份开始发放。
8、生态扶贫效益明显。加大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11人,人平年工资3000元以上。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生态公益林补偿、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全县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16户,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的502户。
9、文化科技服务惠民到户。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主体明确、标准统一、可管可控的农村广播网,利用直播卫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全县各村均实现“村村响”、“户户通”。实施贫困村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推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县共有64个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占行政村的21.5%。制订《科技人员联系贫困村实施方案》及《科技特派员考核方案》,全年实现科技人员到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覆盖率100%。
10、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实施。围绕贫困村退出“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扎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对15个省级贫困村统筹投入资金5500万元,实施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安排道路拓宽项目37.7公里、打通断头路28.8公里,建成会车道152处,道路工程竣工率达100%,实现农村建制村100%通客运车辆。投资1800万元对全县15个省级贫困村实施水利项目46个,实现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86人安全饮水。总投资469.25万元, 对5个贫困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大农村网络通讯建设,实现农村重点场所及周边村民集中居住区域4G覆盖率达95%,光纤通达率80%以上。新建或改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5个。
(三)强化宣传扶贫
积极宣传报道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免费发放《扶贫工作手册》10000多册,《扶贫“政策100问”》5000余本,在县广电台、公众信息网开辟专栏,对全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做到扶贫政策家喻户晓。编纂出版《攸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简报》16期,向上级部门报送扶贫信息101条。丫江桥镇三峰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等典型事迹及《攸县授人以渔,攸水桑草产业化项目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攸县:扶贫项目私人订制》、《攸县油茶成贫困户“摇钱树”》等30余篇典型文章先后在株洲日报、湖南日报及中国网报道发表。同时,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县全体机关干部万人大走访活动,要求驻村队长单位负责人深入帮扶村,讲党课,访农户,宣讲扶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