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2010年湖南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接近5500元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1年01月10日 17:57 【字体:

 红网长沙1月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戴丹)“2010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550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8.3%,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在昨日召开的“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宗林透露,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全省各级各部门加大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截至目前,全省的贫困人口由375万人减少到168万,五年减少了207万人。

  油料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历数“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刘宗林说,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农民收入加快增长;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一系列喜人的数据背后,是湖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见证:2009年和2010年,湖南的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跃上600亿斤的台阶,五年年均增速为1.05%,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跨上新台阶,2010年产量30万吨,是2005年的1.7倍。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产量160万吨左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茶叶产量保持稳定,茶叶出口增长势头不减,黑茶已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畜牧和水产品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生猪产量稳中有增,2010年出栏8000万头,较2005年增加500万头,五年年均增长1.33%;牛、羊、家禽出栏保持稳定增长;特种水产品和小水产产量稳定,养殖效益可观。

  2010年劳务收入超千亿元

  在2010年11月6日的下午,株洲县仙井乡仙井家电城的个体老板袁亮华是这样度过的:先是和株洲县商务局签订了株洲市家电以旧换新区域授权协议;之后他开着三轮车去仙井乡芦下桥村送货,冬天来了,装热水器和空调的农家越来越多。

  回首2006年,袁亮华还只是一名进城打拼的“打工仔”,而在“十一五”期间,他幸运地碰上了农电改造、村村通公路、家电下乡等时代脉搏,国家多项政策的推出,成为他事业的助推器。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宗林介绍说,“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52.7%上升到2010年的69%。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0万人,五年年均增加70多万人,2010年实现劳务收入超1000亿元,其中省内务工人均收入首次超过省外,我省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扩大到44个。湖区渔民解困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启动了湘资沅澧“四水”捕捞渔民解困工作。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速

  2010年11月24日,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在红星国际会展中心闭幕。不需任何广告投放,7天内逾10万种新奇特产品亮相,超100万人次逛会抢购、成交金额146.28亿元……这一串串让人眼热心跳的数字,让人感叹农博会品牌效应的魅力。

  有数据显示,12届农博会交易会上,有近5万个“农字号”品牌走出深山,闯进海内外市场。一场农产品的“大集”,捧红无数农业产业化品牌,成就了一个知名商圈,催火了长沙会展经济。

  据昨日发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拉动下,湖南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速。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00亿元,五年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8万家,增加2.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1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从166家增加到312家。

  休闲农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省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4200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农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人均负担水平减半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的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近1000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6777家,五年新增3977家,带动农户近260万户。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供销服务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乡财县管乡用”方式全面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面扩大到30%的村。

  农民负担监管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民人均负担水平由2005年的63.3元下降到2009年的31.33元。

  刘宗林总结说,“十一五”时期,湖南省农村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指出,“十二五”是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化两型战略部署,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崭新局面。”

  [数据]

  新建乡村公路12万多公里

  在全面完成洞庭湖一、二期治理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湖南还启动了总投资达128亿元的洞庭湖近期治理工程,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75座,新建维修小型水库2345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750万人。

  全省新建乡村公路12万多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92.3%的行政村通公路。完成国债项目农村户用沼气池84.7万口,全省沼气用户达210多万户。

  “千村示范”工程稳步推进,涌现出了一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示范片,农村自来水、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70%、65%。

  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左右;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和改善乡镇卫生所2362个、村卫生室7403个,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2%。


【潇湘晨报】2010年湖南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接近5500元

8049461